银行加息预期下降
调查结果同时暴露了当前经济形势中的隐忧。二季度,判断生产资料价格将上涨的企业家占比同比大增13.5个百分点,创下了44.5%的1997年以来最高值。其中,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与销售价格上涨的企业家占比均呈逐季攀升趋势。
日前,政府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相隔不久,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也大幅上调了向中国钢铁企业出售的铁矿石价格。受此影响,市场对PPI的担忧骤然升温,而这正是国泰君安分析师周克瑜对经济前景的忧虑所在。与此同时,受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有关“或需出台更强硬的措施抑制通胀”表态的刺激,各方对加息的预期骤然升温。
不过,调查显示,货币当局的紧缩政策已经令银行和企业明显感到货币吃紧。其中,认为难以获得信贷的企业占比达到了27%的3年来最高水平,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过紧或偏紧的银行家占比达到了66.1%的2004年以来最高值。
“觉得‘紧’是因为需求依然很大。”张杨的观点与调查结果颇为一致。调查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指数则继续保持高位,农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均创同期新高,惟独非制造业中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贷款需求指数回落突出。
与此同时,银行家和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热”的占比均环比下降,银行家更认为总体利率水平适度,对下季度加息的预期出现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调查综述称,拖欠贷款客户的数目有增加的风险,这可能会给银行业带来伤害。
◇ 延伸新闻
央行: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不够
早报见习记者 姚伟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现象。对此,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金融稳定部主任凌涛在昨日举行的第一届银行理财高峰论坛上指出,商业银行在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时,必须注意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凌涛指出,当前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不够,一些营销人员为完成任务甚至采取各种办法误导客户,比如通过赠送油米面的方法向低收入人群推销高风险的产品。一旦发生的损失超过了这一类群体的承受能力,将极易影响社会的稳定。
“理财的过程首先是帮助客户控制风险的过程。商业银行要注意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推出不同的金融产品。” 凌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