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预期的创业板首批挂牌企业候选名单中,凭借先进膜技术驰骋环保界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碧水源”)呼声极高。据了解,碧水源已筹备上市多时,由第一创业证券保荐,已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同时又符合创业板对于“两高六新”的要求。那么碧水源是否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环保企业?
孙延生肯定,作为专业从事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应用的高科技公司,碧水源高新技术、轻资产、高成长等特点正“迎合”创业板的胃口。但他同时表示,在符合创业板硬件条件的企业中,还需要有一个选拔过程,即发挥市场化筛选的过程。在创业板上市要经过实质性审查,对企业未来成长能力的判断。任何企业上市均是要经过证监会的严格审批程序方能实现的。
创业板面临多重风险 或成热门赌场
“低门槛进入”规则决定了创业板的高风险。孙延生认为,创业板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较小的规模,尚不成熟的发展使其经营稳定性整体低于主板上市公司,经营可能大起大落甚至失败,隐含着较大的退市风险;其二则取决于高科技企业自身的技术风险,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劳务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难以估测的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存在出现技术失败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据一位长期在国内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著名创投公司负责人透露,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投资公司热情不足;而PE还是希望在成熟的海外市场上市。
可见,面临多重风险的创业板,可能将成为一个热门赌场。
对此,孙延生表示,创业板更适合于具有成熟的投资理念、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的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