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银行新增贷款达到7.37万亿“天量”,而8个月来,股市从1600点站上7月16日收盘的3183.74点,几乎翻番。
这种“对接”已引起金融业监管层的关注。
“有没有进入股市,真实的情况几乎无法监控。”长三角区域内某商业银行的支行副行长透露,一个月前,监管层就已经下达文件,要求各银行严密监控信贷资金流向。不过,一个多月了,他们并没查到违规现象。
信贷资金与股市行情是否存在着某种隐秘的对接?又是以何种形式避开“监控之眼”的?
近日,本报记者对30余名中小企业主(产值或销售额从5000万到数亿元)进行调查,他们揭开了信贷资金变相入市的多种路径。
变异的账户
本次调查在一个投资圈里展开。记者调查的30多名企业主,绝大多数都称,将银行信贷资金转到股市“非常轻松”。
浙江“××投资俱乐部”以QQ群的形式进行日常联络。群主是 招商证券(行情 股吧)某区域的总经理,入群的资金量号称1000万元起。78个群成员中,大部分身份属于企业主或证券、期货市场的操盘手。
该群成员在证券市场以短线操作,换股频繁,投资者清一色是有实业背景的企业主。接受调查的30名企业主中,有28名承认自己股市有银行贷款资金存在。
高先生就是这股资金流中的一分子。他以21岁儿子的名义开户、炒股。但实际上,这些资金全部来自银行授信。
高是一家电气企业主,10多年来,该企业产品销往美国,经营一直出色。由于以往的信用累积,其的企业已连续三年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1亿元的授信。
去年8月起,受金融风暴波及,高的企业基本处于停业状态。由于国外市场不景气,他今年打算继续停业休整半年,并放弃银行的授信贷款。但情况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按高的说法,由于银行增加信贷的需求,致使他最后不得不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