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什么是创业板,在哪儿设立,这并不重要。人们关心的是,这里能否成为另一个致富天堂。
7月26日,随着中国证监会正式开始接收创业板发行申请材料,市场期盼已久的创业板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接收申请材料只是受理企业上市申请的第一个步骤,证监会将高效、公正地审核创业板企业的上市申请。”
“经过10年酝酿的创业板,可能是中国资本[4.67 0.00%]市场最后一次致富的机会。”在《中国经济周刊》对众多中小散户的采访过程中发现,持这种心态的中小投资者不在少数。
期待归期待,与证监会、保荐机构的“高调出击”相比,在A股市场上早已身经百战的中小散户们此时却显得极为冷静。据统计,截至7月26日,创业板开户数约为18.8万户,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广大散户担心的是,投资创业板是否会像在主板市场上炒新股那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创业板的游戏规则能否有效地规避风险?创业板,到底是谁的投资天堂?
7月26日是证监会接收创业版发行申请材料的首日,这天上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证监会工作现场直击创业板发行申请受理现场。
创业板“众生相”
7月26日早上8时,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14.85 1.99%]富凯大厦,中国证监会的办公地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维持秩序的警车停在大厦门前,大厦一层内,证监会的工作人员“整装待发”,准备迎接首批申报企业。
上午9点整,首家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在保荐人的带领下正式递交了申请材料。记者发现,虽然准备申请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但它们准备的上市材料却一点都不比主板上市的企业少,几乎每家的材料都装满了一大箱。
据介绍,当日,共有38家保荐机构、108家企业向证监会提出了创业板上市申请,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六大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