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设备购买方式———机床融资,正在我国悄然兴起。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融资难、设备升级碰到瓶颈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欢迎。
资金不足制约设备升级
目前,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汽车上的大部分零部件制造以及模具制造都会涉及数控机床加工。
企业要实现设备的升级换代,首先要解决资金难题。重庆一家零部件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加工精度较高的要害零部件或尺寸较大的部件,往往需要购置国内大型厂商制造的或进口的中高端数控加工设备。“这类设备少则花费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甚至亿元,大型企业很多都要到银行申请贷款才能解决,我们就更难了。”他说。
“在我国信贷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除了以房产、土地为抵押获得较大金额贷款外,其他融资渠道较为有限,民间融资也多以短期的流动性资金融通为主,与设备的一次性大额投入长期的特点并不匹配,且短期贷款到期必须偿还后才能再申请续贷,轻易给企业带来资金流动性风险。”远东国际有限公司骆育芳说。
如何解决设备购买资金问题,成为困扰中小零部件企业的难题。这时候,机床融资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也日益为企业接受。
融资方式走俏
“融资就是出租人根据客户的要求,向客户指定的供货人购买指定的设备,租给客户使用,客户分期支付租金并在租期结束后获得设备所有权。这种方式能够帮资金短缺的企业以少量的首期投入,实现设备的提前购置和使用。而在2~3年的租期内,设备投入带来的订单收益往往已足够支付每期的租金。”骆育芳说。
据介绍,融资于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作为银行流动性贷款的一个重要补充,融资方式既不占用承租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又为承租客户提供了稳定的中长期资金。分期偿付的还款方式,也有助于承租企业避免资金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