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经营汽车内板件模具制造的民营企业于2002年起步,2005年产值970万元,发展迅速。但由于设备加工精度不够,行程有限,难以进入汽车模具一二级配套圈,产品利润偏低。
去年,该企业在获得大订单后决定采购1台进口龙门加工中心,但资金不足。企业负责人了解到远东国际有限公司已开展机床融资业务,决定尝试一下。该企业在支付30%左右的首付款后,总金额200万元的设备很快到厂,完成调试并正式运转,新客户的首批模具也顺利完成。根据3年期的融资合同,每月的租金偿付金额仅为4万多元。
“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机床融资解决了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资金紧缺、设备升级跟不上等困难,对我们帮助很大。”山东一家汽车底盘制造有限公司的李总经理说。该公司通过Cye.com.cn融资的方式,向远东国际有限公司了38台数控机床,以及其他设备。公司去年销售额为3.5亿元,突破设备瓶颈后,09年预计能够达到5亿多元。
有望在我国推广
从全球制造业,尤其是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金融资本对于制造业的成长起到了尤为要害的推动作用。在大型设备采购方面,方式已成为制造型企业设备采购的一个主要方式。
机床融资是一种金融创新服务。该方式不仅受到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欢迎,也受到机床设备供给商的欢迎。在美国,约有1/3的机械加工设备是采用方式进行销售的。
我国融资起步较晚,最早是一批外资和合资企业提供相关服务。2005年,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将开展内资企业从事融资业务的试点工作,有9家国内企业被批准为全国试点企业。被冷遇20年的内资企业终于获得融资资格,这给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机床融资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以及融资机构的逐步成熟,机床融资方式在我国前景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