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升级 有特色者上位
投资影院,真正懂得经营才能小康。
华谊兄弟副总裁胡明说:“同样一笔钱,投入电影制作里,两年就能收回投资,投入影院却需要五年。”当资本规模有限时,华谊迟迟未动。网尚文化总裁黎锋说,华谊上市后,资本市场希望它成为中国的华纳,而华纳正是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所以华谊必然要进入影院。
其实通过打造强有力的终端,带给观众更新的体验,反过来拉动票房收入才是华谊进军影院的真正目的。“我们骨子里还是电影制作公司,创意是我们的根本。”这就决定了华谊的影院势必带着特有的东西。据了解,华谊兄弟占中国整个票房市场10% ̄15%的份额。
华谊兄弟想打造的是情感连锁影院,胡明说,经营影院的关键在于如何带给观众新的体验。“影院是电影和观众之间的接口,说到底,它是一个与人相聚的地方”,很少有人自己看电影,大部分是朋友、恋人、家人一起看电影,所以让观众对影院产生情感的依赖是一大法宝。
不同行业背景的国际化团队之间产生文化碰撞是打造华谊影院的关键,“我们影院的设计师是台湾人,运营总监是新加坡人,总顾问是澳大利亚人,各自的行业背景也都不同,有来自香港嘉禾的,有原来在星巴克做连锁经营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业背景之间的碰撞,正好是华谊影院所需要的。
胡明举例说,这个团队碰撞出了重庆影院最有吸引力的两个地方——酒吧吸烟室和女士化妆间。“设计师是40多岁的女性,她很讨厌抽烟,所以把吸烟室设置在一个角落里,不通风,而开发总监特爱抽烟,为此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双方都作出一定妥协,吸烟室的地点虽然没变,面积仍很小,但是设计很时尚,放置了高脚椅,迎面的电视墙上显示所有影厅正在上映的片子,很像酒吧的感觉。”酒吧吸烟室成了男士们的最爱。
另一个最受欢迎的地方是女士化妆间,女孩子来看电影大都是跟男朋友约会,需要专门的化妆间,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女孩子来华谊。
“在细节上想点子才能让观众依赖你,”胡明说,“华谊希望把对电影的理解带到终端服务行业。”就像去餐馆吃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分享、聊天,“今天影院到了需要升级的阶段,它更像一个联系情感的地方。”
实际上,作为影院新兵,华谊兄弟并没有一开始就选择自己运营,位于北京望京地区华彩国际商业中心的新影联华谊兄弟影城,就是华谊兄弟与新影联共同建设运营的,这个项目可以看作是华谊进军影院的试验田。
“新影联是国有企业,管理流程非常严格,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不过华谊从合作中也获得很大信心,“我们冲劲更足、效率也更高,比方说,挖人就得速度快。”
合资影城开业第一个月票房收入超过100万元,“虽然比预期低,但是也还算满意,我们在网上搞秒杀促销,一天卖出12万张电影票。”借鉴其他行业的营销技巧使华谊更迅速地打入影院市场,比如华谊邀请餐饮连锁行业的营销总监来培训。
作为制作方,华谊会在自己的影城里首映华谊制作的影片。“这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即使别人每年多出租金,商场也更愿意选择华谊,而且合同期最少是10年,甚至有18年的。”长期的合作期限也避免一些业主只看短期利益。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