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带来低吸机会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提供的最新市场情况显示,在最近的一周内,上海产权市场上房地产业的成交金额超过亿元,新挂牌房地产项目的金额也居于首位。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外资开始大手笔收购国内房地产企业的股权。
实际上,更多外资房地产企业进入内地的计划仍在酝酿中。2月28日,星摩尔(StarMall)集团中国区市场主管谐妮娅女士(Ksenia Kochegarova)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星摩尔集团目前正在为其下一个在中国的购物中心进行选址,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香港南丰地产董事总经理蔡宏兴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继2007年与汇丰筹组房地产基金后,集团为加大内地发展力度正考虑“加码”,成立另一个房地产基金投资内地。
谢逸枫认为,在空前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后,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已变得越来越狭窄。同时,信贷、IPO、发债、信托从去年开始一概从严,加上连续性的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令很多开发商的资金链极度收紧,一些资金实力薄弱的内地房地产公司希望寻求股权合作开发。
另一个原因是,土地市场经过房地产调控之后出现向下调整机会。花样年总裁潘军表示:“至少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土地的成交价格比高峰时大幅下降,幅度甚至达到40%。”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康桄瑀则向本报表示,公司从去年底重点研究了港资、台资和新加坡房地产企业的动向,这些企业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预判相对较远,不太在意短期的波动和调控,认为中长期向上趋势未变。
世邦魏理仕研究报告称,从外资机构投资的物业类型来看,综合、商办类物业,尤其是生息物业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综合、商办类成交金额占比达92%,这与住宅价格居高不下和调控政策频出有一定的关系。
康桄瑀认为,在国际经济形势和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下,去年很多外资房地产企业都高调宣布进军内地商业地产,希望通过商业地产相对稳定的收益,来对抗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的波动,而选择股权合作更容易操作一些。
可以确定的是,自2009年年末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不断出台,整个2010年全年的内地楼市都被笼罩在层层阴霾之下,而调控在今年仍然继续。但内地的土地价格仍相对比较便宜,房价整体依然保持上涨,外资地产企业对内地楼市相当看好。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17日称,近年中国房地产业外资流入增速较快,外资流入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需密切关注。但上述外资流入为外商直接来华投资,而非热钱。外管局又指出,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或热钱“大炒家”大规模进入的状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