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从硅谷到华尔街,人们一次又一次讨论泡沫这个主题。
据Dealogic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共融资48亿美元,这是自2000年以来科技IPO融资规模最高的一个季度。
按照5月份已经上市的Linkedin的估值水平,苹果市值将达到数万亿美元。团购网站Groupon去年运营损失4.2亿美元,但它接下来可能会取代谷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科技股IPO。再接下来,就是Facebook,这家还未上市的公司估值已经达到千亿美元的级别。
人们又想起了1999年的科技IPO狂潮。
但当全球市场在过去两周陷入剧烈的动荡时,科技类公司大多跌幅居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对许多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他们避免不了这样一个话题:这会是科技泡沫2.0终结的开始吗?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告诉本报记者,许多讨论泡沫的人都是在圈子之外的,投资人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这些公司,“这些美国投资人又不是傻子”。
不过在今年2月份,当时还担任谷歌CEO的施密特在谈到社交网站Facebook,游戏开发商Zynga的高估值时,他说,“很明显有泡沫迹象。但估值就是这样。人们相信这些公司未来能够有巨额的销量。”
实际上,近期对科技泡沫敲响警钟的,反倒是向来乐观的华尔街卖方分析师。特别是分析师下调自家公司承销的股票,这样的情况在华尔街并不多见。
Linkedin是今年美国市场最热门的IPO,在过去两个星期中,其IPO的三家主承销商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美林,已经有两家下调了这家公司的股票评级。
上月底,摩根大通将该公司的股票评级从超越大盘下调至中性。在华尔街的暗语中,“中性”就意味着卖出。
摩根大通说,仍然相信Linkedin的业务不错,但估值已经过高,该股的“风险/回报”水平“在目前的水平更加平衡”。摩根大通认为,Linkedin的公允价格应该是85美元。Linkedin股价最近经过大幅下跌后,最新收盘价为88美元。
上周五,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摩根大通的行列,将Linkedin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在摩根士丹利下调前,Linkedin刚刚发布了强劲的季度盈利。摩根士丹利称这样的业绩“令人称赞”,但下调的原因仅仅是基于估值。
摩根士丹利说,这家公司股价是2014年税前盈利的30倍,其股票“过分膨胀”,没有上涨的空间。
如果把Linkedin与另一家公司Nexflix对比,前者市值84亿美元,是后者128亿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二。但Netflix的收入与利润明年将达到Linkedin的7倍。
投行Evercore合伙人公司对Linkedin的目标价是70美元,Evercore上周将这家公司下调至弱于大盘,并称其为“我们覆盖范围内最昂贵的一家公司”。
Linkedin接连遭到投行下调,又同时遭遇全球股市动荡,这家公司在过去一周的交易日中,经常出现两位数的暴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