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 杨丽花/摄影
在第十三届高交会即将开幕之际,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昨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言语间饱含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与期望。他围绕中国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全民PE时代的“二八定律”以及当前PE资金太充裕导致投资成交周期延长等市场热点话题进行了独到的解读。
文化产业前途无量
熊晓鸽表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而在文化产业方面进行投资,一直是IDG较为看好的方向之一。他认为,随着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文化领域的需求会迅速增长,就电影而言,“中国票房收入每年增长率都在30%~40%之间,所以我非常看好这个领域。”他表示看好未来中国的电影、娱乐及3D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机会。
熊晓鸽介绍,IDG 5年前已经成立了中国媒体基金,近年来,在部分电影和演出方面均做出了选择性投资,成为IDG在电影产业方面的尝试之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包括以张艺谋为主的印象系列演出、电影《山楂树之恋》和《雪花与秘扇》等,以及《盗梦空间》的制作公司美国传奇电影公司等。但有所不同的是,鉴于国内的电影不是公司运作制,在国外,投资的更多是母公司,因此,IDG在美国投资的是企业,而在中国投资的目前都是单个文化项目。熊晓鸽表示,IDG正在考察这方面的项目,更希望能够尽快在中国找到合适的电影公司进行投资。而就投资文化产业的内容还是技术本身而言,IDG致力于以内容为主,但仍然重视技术方面的投入。例如把一些过去很成功的影片转化成3D电影,在中国发行。
风险投资要立足长远
熊晓鸽认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晚推出10年,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具有10年以上历史的公司,10年积累的业绩一批推出,的确推高了平均市盈率。他认为中国的市场会逐渐走向正常,就像纳斯达克,最正常的平均市盈率集中在20倍~30倍之间,中国市场的PE高泡沫已经开始显现出下降趋势,这会有一个过程;而对于投资机构来讲,尤其是做早期投资的机构,不能盯着二级市场,重要的还是看准公司本身。
“当前最可怕的一种现象是,现在一些基金的规模只能做VC,但是却拿着VC基金规模的钱去做PE的事情,只为在公司上市之前尽快加紧投入,这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因为这些投资机构就像在买股票,而不是长期投入,做风险投资基金还是要有长远的眼光。”熊晓鸽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