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三高”闻名的创业板自发行以来,已经批量制造了856名亿万富翁和116家十亿级家族富翁。在高价发行的利益链条上,发行人、PE和中介机构等在资本的盛宴中狂欢,而普通投资者却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舔伤口。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认为,高价发行表明发审制度需要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变革。
巨赚 IPO盛宴造就116个十亿级家族富翁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自2009年6月IPO重启以来,已有750只股票上市,募集资金则达到了9738.47亿元。在这场历时近三年的IPO盛宴中,上市公司、PE创投、券商等中介机构集体上演了一场狂欢。
750家上市公司成为了此次盛宴的最大受益者。统计显示,750家上市公司合计募集资金9738.47亿元,其中仅超募资金就达到了3625.97亿元。以创业板为例,2009年10月开板以来,已有290家企业挂牌上市,累计募集资金达到了1996.87亿元,其中超募资金就达到了1161.97亿元,平均每家超募4亿元。
由于普遍存在超募现象,IPO尤其是以“三高”闻名的创业板IPO造就了大量的亿万富翁。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微博)教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截至2012年2月27日,创业板发行一共造就亿万富翁856人,十亿级家族富翁则高达116家。
PE等创投机构则成为第二大受益者。来自清科的数据显示,仅在2011年全年,就有142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上市,融资额达到234亿美元。境内上市的企业为VC/PE带来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16.59倍。从具体的市场来看,1月份华锐风电在上交所上市,新天域等多家机构平均获得480倍的账面投资回报,如果剔除华锐风电的影响,上交所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6.07倍,境内资本市场的平均账面回报为8.22倍。
券商等中介机构在这场盛宴中则日进斗金。Wind统计数据显示,上述750起IPO中,上市公司一共付出了443.39亿元的发行费用,其中付给券商的承销及保荐费用占了绝大部分。然而,这仅仅是所披露的数据,隐形收入则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刘纪鹏告诉记者,对于超募的部分,券商能够拿到的提成收入一般可以达到正常承销费用的3倍左右,由于超募的资金总额非常大,这部分收入远远超出了承销费用。
一位券商保荐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对于超募部分的资金,券商的提成可达到5%至12%左右,具体比例与超募资金量有关,量小则提成比例较高。照此计算,在这750起IPO中,券商能够拿到的提成将达到181.3亿元至435.1亿元。
除此之外,在券商“保荐+直投”的模式下,券商的直投部门还获取了惊人的回报。清科的数据显示,券商直投项目自2009年底创业板开闸开始进入了收获期,截至2011年7月底共有36个券商直投项目获得IPO退出。36个券商直投项目中,“保荐+直投”项目有34个,占比94.4%,共涉及8家券商直投公司,账面投资回报为42.5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保荐+直投”项目的账面投资回报为1.25亿元人民币,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90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