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但是有一些创业者想通过炒作刺激公司的发展。
徐晨:首先这个方法是很好的,对我们肯定不好,如果炒作,大家跟风,导致价格不断上涨,为什么低调,这是比较自私的考虑。一个人炒作是在公司层面上把这个东西包装,这和个性太张扬不一样的,一个精明低调的人会放在幕后的角色,适时的时候出现在幕前。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模式复制,复制东西能力在日本之后最强的。日本是最强的,日本所有东西是复制欧美过来的。国内复制也很快,而且很多时候复制的更好,看到社会的商业模式,只要出来一个模式,很多网站都会有这个模式出来,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这个模式。如果太张扬,本来受到很多人夹击,会把自己放在一个风头上面,因为还有很多大公司,一些大的上市公司也在做。要把自己放再这样一个角色上,你想挑战自己是另外一回事,这可能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
主持人:创业者除了要低调,做有哪些要注意?
徐晨:第一个人要健康,最近创业者死的例子很多,身体问题很多,很多上市公司老总纷纷下马了,可能出了一些问题,身体还是很重要,烟酒不要过量,有一些抽烟特别厉害,建议大家少抽一点烟。作为创业者来说执行能力很重要,还有个人随着市场环境,线性、柔韧性要强一些,有时候在某些时候要放弃一些自己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是没办法,苹果也是这样,那时候太坚持自己理想,后来逼迫裁员,但是它能回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网友:个人网站被融资已经屡见不鲜,您认为个人网站融资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怎样才被投资商看好?
徐晨:首先个人网站,很多类似于天使投资的过程,把它变成商业网站,作为个人网站模式要有创新性,不要和市场上多数是雷同的模式,包括当年的265为什么能卖钱,包括一些博客他们的模式是比较有新颖性的,而且在当时这个阶段他们在这个领域做类似服务的网站里面已经是具有一定规模。这样可能比较容易吸引风险投资商注意。首先模式要新要有吸引力,你能告诉我们在资金引入以后,你个人能够做一些商业化的运作,你个人具备商业化运作的经验,不一定要很丰富,你可以有这个能力做好,你能够有管理公司的能力。第三你要有一定的规模,这不是收入的规模,是用户的规模,或品牌的规模,认知度的问题。
主持人:现在风险投资商特别看好Web2.0的公司,但是大家普遍认为缺少盈利模式,但是又纷纷看好,这样是不是矛盾的?
徐晨:作为风险投资上来说很容易理解,最简单来说,最早回到1999年2000年,那些上市公司赚不赚钱?应该没有一个赚钱的,Web 2.0也是一样,我习惯称之为原始的工具,可以把一些原来网上的架构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和大众化媒体的特征,群众可以参与然后创造,还可以在网页上滞留更长的时间,这个模式是作为一个媒体的特点。以前比较广众媒体从小到多,现在更多是分众媒体,很多时候你是有目的性的,点对点或者多对多的情况,这样的模式是具有媒体发展的特征,它盈利模式不明显是因为在一个新的行业出来以后,需要一个跨行业的人才,这样人才在国内很少,做媒体Web2.0是一个互联网技术,现在多数做的是IT背景的人做,现在也有一些媒体的人来做,现在看到的情况来说多数都是IT人来做,媒体人慢慢也在做,但是是一个各异的群体,媒体的媒体人来做,IT的IT人来做,大家自己忙着自己的情况,很少互相有交流,这是Web2.0失败的,Web2.0本来是交流,但是圈内没有交流起来。因为这个新的行业盈利模式不同于原来的创业,需要新的人磨合来沟通,所以这需要一定时间的。为什么风险投资商押宝这些公司,因为这些公司是早期的地位。Web2.0也有很多,比如社交网络,博客等很多东西,他们其实也在寻找这个行业中最领先的人物,投入这个公司,希望这个公司在整个营运模式成熟的时候,通过这个公司转型。等你公司开展了营运模式赚到前以后轮不到风险投资上投了。那时候可能也投不了,所以这是风险投资上押宝在中小型公司的考虑,包括博客也是一样,最早也是投入很少的资金,到去年融到1千万的资金,可能因为是博客行业中最大的老大,大家觉得光从流量和数据来说,就可以炒作成一个上市的概念。因为从风险投资来说,大家还要理解,我们是一个资本运作,不是一个创业者,我们更多是资本市场的嗅觉而不是行业的嗅觉,我们对行业的敏锐度不如资本市场。可能有炒作的在里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Web2.0很多人投,大家看的是这个行业的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