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创业者的激情也空前高涨,但是整个市场并非像看上去那样完美
2000年正值互联网泡沫最大的时候,美国ePlanet基金刚刚成立不久,他们的中国合伙人孙文海建议在中国投一些项目。ePlanet基金的LP(limited partner出资人)很不理解,他们问孙文海和其他的GP(general partner 合伙人):为什么你们愿意把钱投向一个不是WTO成员国的国家呢?在他们看来,那个时候投资中国充满风险。
然而仅仅三五年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今年6月中旬,在著名风险投资中介咨询公司清科集团主办的“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中期论坛”上,清科集团副董事长吕谭平说,今年上半年到现在,美国有关的投资论坛会议,每三个会就有两个讲到中国。再也不会有人对到中国投资表示不理解了。
再看ePlanet基金,从2000年到现在,在中国已经投了11个项目,其中已经有4家公司上市了,包括百度、空中网、分众传媒和龙琪公司。孙文海对他们当初的决断感到非常庆幸,他说:“我们恰恰好在所有的经济腾飞之前进入了市场,进行了投资。”
在ePlanet基金进入中国之后,更多的外资VC(Venture Capital 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不约而同地进入中国,直到现在这种势头仍然没有放缓的迹象。另外,这两年市场上突然涌现一批本土基金,他们的资金规模有的并不逊于成名已久的外资VC。
VC的数量不仅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从VC募资的情况来看,规模越来越大,以前是3000万,现在就可能是1个亿了;可能今年管3亿美元,明年就是5亿美元了。”据华登国际基金合伙人江善颂介绍,华登国际在中国的决策层只有六个人,却掌握着16亿美元,短时期会超过20亿美元。
基金规模越大,投出去的钱自然也就越多。2005年以前,很多基金的决策机构都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或其他地方,因此他们在中国的投资受到很大限制。2005年以后情况不同了,很多外资VC都把决策权授给他们的中国合伙人,因此中国项目的决策效率大大提高。根据清科公司的统计,去年上半年VC的总投资额为3.3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猛增为7.72美元,是去年的两倍多。
残酷的竞争
VC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尽管目前中国市场上仍不断地出现新的VC面孔,但是对于大多数VC来说,不管他们是本土的还是外资的,日子都越来越艰难。
如果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今年上半年关于新的基金成立以及新的项目融到一大笔资金的消息层出不穷。VC业界流传着一个新的说法:现在整个市场LP比GP多,GP比创业者还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