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们有一个想要创业的心态,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创业不能浮躁。比如,一个小学生,他立志要当数学家,这是好的,但是他不能高中一毕业就直接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彭政纲说,“我认为,大学生们在有创业念头的同时,一定要打好基础,把书念好,特别是和自己想做的行业相关的知识,一定要学好。然后,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往这个方向去做。”
正如彭政纲所说的,准“徒弟”蒋见欢就犯了比较盲目的毛病。蒋见欢是2007年毕业的,虽然大学里学的是化学,但毕业之后一直在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创业过,失败了,又从头再来。看起来似乎目标很明确,但蒋见欢的言语里却透露了他的茫然:“我承认我上大学的时候,专业课Cye.com.cn学得不好,毕业之后,觉得做服务业比较适合自己,所以才做了电子商务。”当问到他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时,蒋见欢明显愣了一下才开口:“要说优势,确实不明显……”
针对蒋见欢这样的情况,彭政纲建议,他应该保有创业的理想,但或许可以先到电子商务相关行业的公司里去工作两年,积累一些经验,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再重新走上创业之路。不过,创业的心态一定要好,“无论创业成功还是失败,这都是一种经验的累积,也是非常珍贵的。”
商业模式比产品更加重要
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反复做
时间:4月21日下午2:00
地点:杭州米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创业导师、亚思控股总裁江亮;创业导师、米奥生物科技总经理杨效农;创业大学生周亮
下午“拜师”的大学生,是来自浙江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周亮。这个来自江山农家的孩子,带着老家的蜂产品来到杭州米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想让导师们帮他把把脉——在学校里,他已经开始做蜂产品的销售,也发展了一些校园代理,还注册了公司。他想把老家的蜂产品卖到全中国去。但是,有了这样远大的理想,该怎么操作却成了难题。
江亮和杨效农很重视这个“徒弟”,动用了亚思控股的创业指导小组接待他,这个创业指导小组里,除了江亮和杨效农,还有他们来自台湾的合伙人高先生。谈话刚开了个头,江亮和杨效农就直接指出了周亮的问题:太注重销售产品,而没有考虑到将来长远的发展。
“如果你只是卖产品,那今天卖蜂蜜,明天可以卖别的,这是没有持续性的,不能算创业,只能是做生意。”江亮说,“所谓创业,就是创造事业。事业是一辈子的,你光做销售,没有一个商业模式,怎么能维持长久的事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