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开始,黄金价格一路上涨,从不到300美元/盎司,一直涨到2008年的突破1000美元/盎司。陈发树的产业投资开始“闪金光”。2003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在香港上市,股票以4.7元/股开盘,不久即突破5元/股大关。陈发树直接或间接拥有紫金矿业H股2.557亿股,身价超过10亿港元。
2008年4月,紫金矿业回归A股,陈发树拥有超过20亿股的紫金矿业A股股份。今年4月27日,紫金矿业49.25亿股限售流通股解禁上市,陈发树持续减持近3亿股。据了解,陈发树于5月份以2.35亿美元收购了青啤7.01%股权,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陈发树在紫金矿业上的套现,就是为收购青啤筹集现金。陈发树又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资本抄底了。
类似个案
柯希平背靠“紫金矿业”成就厦门首富
与陈发树一样,柯希平也是在2000年“被迫”投资1000万元入股紫金矿业,与他的公司恒兴实业分别成为紫金矿业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和第四大股东,拥有8亿元股A股股权,市值80亿元。凭借在紫金矿业上的财富增值,柯希平也因此成为厦门首富。
■专家观点
中国不缺富豪
缺实业家
资本市场就如同财富魔方,成就了邹节明、丁氏家族、陈启源、陈发树等一个个新贵。然而,在这些耀眼的财富光环背后,有的人看到的是财富数字,有的人看到的是创富模式,有的人看到的则是种种显规则和潜规则。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桂林三金抢到IPO第一单,与其说是桂林三金的成功,不如说是邹节明家族的成功。“然而,邹节明家族的成功,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尽管邹节明对三金药业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桂林三金的改制历史却引发巨大争议。”该基金经理表示,他这次也积极申购桂林三金的新股,但一码归一码,申购并不表示对其过往的认同,而是从理性角度看到该股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机会。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更是指出,邹节明极力否认改制违规之举,完全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