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谈判和财务整合,今天,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对其注资3000万元人民币。筷子也拿到了风投,而且双方都认为这是“共赢的投资”,他们的目标相当一致:上市。
记者说“双枪”是传统产业,华睿董事长宗佩民纠正:“他们是非常典型的新型产业。特点有三:打品牌、精设计、有文化内涵。贵的筷子一双能卖五百多元。筷子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
A>>要做大,先搞定家乐福
“现在,全国大多数卖场如世纪联华、麦德龙、沃尔玛、欧尚、易初莲花,都有我们的产品。”“双枪”总经理郑承烈告诉记者。
做过消费品生意的人都知道,进超市卖场的门槛有多高。郑承烈打了个比方:“10元钱的东西,我自己能拿到5元,其余2.5元是超市的进场费,2.5元是超市的利润。”
郑家是丽水庆元第一家做筷子的家族。1995年7月郑承烈成立竹筷公司时,他的大哥已经做了十多年筷子了,但是利润微薄,难以打开局面。
对于想把竹木筷做成品牌的郑承烈来说,进超市是必须的一步。既然必须,就从最难的“进”起。他们首选了家乐福。但这家法国超市的高傲姿态,让郑老板印象深刻。
“起初通过别人介绍接触对方,我们开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可会见之后就没下文了。隔了一段时间,又是一次商谈,压低了一点价格,还是没有下文。对方显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到后来几乎要放弃了。”
就这样整整经历了五次商谈,进驻大卖场事宜才有了一点进展。
郑承烈后来才明白,有些大卖场有不成文的规定:再好的供应商,也要多次谈判,而且要装成毫不在意的样子。这样,大卖场才能向供应厂家争取最优惠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