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时的股权价值
Jeff的看法是对的,创业者不应该只关注公司的pre估值,因为pre估值中还包含了期权池,而期权是由董事会控制,发给其他员工的。所以,他建议创业者应该关注“promote”,即VC投资后创始人自己手中的股权价值。
但是把“promote”作为对比不同VC的Term Sheet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是值得商榷的。Polaris Venture Partners的技术顾问Simeon Simeonov提出了一个很重要、但又常常会被忽视的一个原因:公司在做VC融资的时后,谁都没有赚到钱,因为对于早期的VC融资,创始人想套现基本是不可能的。创始人的“promote”不管是大是小,都是空头支票,是对不了现的。所以,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在公司实现退出(exit)的时候,创始人的股权价值,而不是Jeff和Feld所说的“投资后股权价值”。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公司退出时,创始人的股权价值就是“创始人当时的股份比例乘上公司的退出价值”。无论是以IPO还是被并购(M&A)的方式退出,公司的退出价值会受到很多不可预计的因素影响,变动范围很大。但是,退出时的创始人的股权比例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比如公司在退出前还需要几轮融资、每轮融资稀释多少股份、等。对于一个典型的技术性公司,平均来说创始人在退出前会稀释掉45%-65%的股份。创始人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的股权少被稀释一些。
期权池对创始人价值的影响
Simeon还给创始人提出了几条减少股份稀释的手段,其中一条是让创始人从一开始就留出一个大大的期权池,比如Jeff的案例中,他认为30%的期权池更好,创业者放弃Jeff是对的。他认为一个大大的期权池,就可以防止以后期权不够用,还要创始人继续拿出股份,再次被稀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