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看发行人的成长历程
投资者需要探讨的发行人的成长历程:(1)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的增长情况;(2)按照业务或者产品划分的增长情况;(3)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使用增长情况。
就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其主营业务只能有一个,其成长过程应该是围绕技术上、产品上、经营模式上的一个突破而取得迅速发展。因此,创业板故事的线索应该是创新,除此之外的增长,有可能有潜在的问题,可能掩盖了业务开拓中的不足。比如,资产收购后评估的重新估值、证券、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收益以及发行人业务收入过分依赖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以及各种非经常性损益等。当然,国家政策补贴、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也可记入收入,在国家大政策保持连续的情况下,如环保节能等产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短期内应该不会取消。但是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对此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更应该关注创新线索和业务发展路径。
第四步:看竞争对手
企业的成长性不可避免地受到竞争对手的影响,这需要投资者加以辨别分析:(1)发行人的市场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净值,基金吧)是什么?(2)发行人的竞争劣势是什么?如何弥补?(3)募投项目能否提升核心竞争力?
就制造业而言,由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性质,一般的创新型产品都具有跟随性质,要么是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后根据客户需要的创新,要么是集成创新,从而产生出在区域市场的综合优势,与国内企业相比具有技术领先优势,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成本优势以及售后服务优势。但是往往因为制造规模小,市场议价能力低、公司抗风险能力弱等缺点。所以管理层强调自主创新,企业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相应的产品就具有议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