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的火爆、融资功能的恢复,一些红筹公司纷纷酝酿回归,中国移动、中海油、中国电信等酝酿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回归A股;证监会正式受理105家创业板企业上市申请,创业板的推出已进入倒计时,而国际板的推出也面临加速;此外,中冶集团已提交上市方案,计划9月底前完成A股和H股的上市计划;同时,每周IPO发行的家数也在增加。面对A股市场持续的上涨,A股潜在的扩容速度明显加快,政策似乎想通过加大新股供给,来给过热的A股市场降温。再加上大小非加快减持的速度,A股市场因此面临巨大的供给压力。
获利难度提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逐渐向好,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但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经济回暖的预期。而A股市场持续的单边上涨,实际上是风险不断聚集的过程。
截至8月6日,全部A股(未剔除亏损股)的静态市盈率已达35.04倍,A股整体估值已经偏高。6月底,国内居民存款余额为24.93万亿元;8月4日,A股流通市值为118380亿元,相当于国内居民存款余额的47.47%。从历史角度看,一旦该比值超过50%,A股市场都将面临大的震荡。同时,当日A股市净率为4.05倍,4倍在A股市场历史上也是非常敏感的数值。
8月5日,隔夜交易的伦敦镍、铝、铜、铅、锌都创出反弹新高。但8月6日,有色金属股却出现全线大幅下跌,反映出A股市场对外界刺激已不敏感。我们认为,近期有色金属股的涨跌,是判断A股市场强弱的风向标。如果有色金属股没有作为,那么A股市场也不会有好的表现。目前已有一批个股出现破位走势,开始进入中期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将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日后走势活跃、能创出新的反弹高点的个股数量将越来越少,A股市场已进入赚钱“艰难期”,或盈利的“回吐期”,投资者的操作难度将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