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某论坛,有一位半成品创业家在台上公开炮轰投资人是趁火打劫的,是骗子,舆论哗然。个人猜测,这位创始人之所以开火,是因为投他们的基金之一,最近又投资三家B2C公司,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让其心中很是不爽。毕竟他们是咬得很紧的竞争对手,会不会连商业秘密都共享呢?
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不是找结婚对象,而是挑舞伴。如果一开始把VC想象成天使,很容易一厢情愿,蜜月期过后,才发现对方是凤姐就可怕了。婚姻是长久契约,舞伴可以轮换,而且早晚要分开。既得根据彼此需求相互吸引,更要展示默契秀出舞技让外人鼓掌。Business is business ,一旦曲终人散,各取所需各回各家吧。
还有一些肩负政府意旨国有身份的风投,他们动辄就是从国家战略产业布局出发考虑,无原则地滥施母爱,慷慨地支持“家养企业”甚至官二代企业。他们的钱不是不能要,但你要考虑,你将来想和一帮什么样的公司在一块?
我还见过一个由江浙富二代小朋友搞的VC,钱是父辈给的。他们从国外留学回来,还带着对世界美好而单纯的想象。投了几个大学生创业的案子,可学生自己还没搞清楚商业怎么玩,最后都成了血淋淋的教训。
一个不讲专业化、不以市场效率最大化为原则的风投,把钱像施化肥一样撒给那些生命力微弱的种子,不是浪费又是什么呢?
2.好VC帮你排雷,坏VC替你做主
“投资人帮你是情分,计算你是本分,帮得到你是戏份。”这是成功融资过多次的连续创业家孙陶然的实话实 说。
几乎每一个VC都会跟你强调:除了钱,我们还能帮你更多。姑妄听之,以下几件事他们也许能帮上忙。1.钱;2. 找个靠谱的财务总管,挖几个简历漂亮的大公司高管;3. 提供信用背书,介绍几个客户、渠道或者供应商; 4. 更牛的能帮你摆平产权官司法律纠纷,我听说过某VC大佬干过从监狱里把创始人捞出来的 事。
邵亦波坦承,VC成事不足(哪有公司只靠VC做成的?),败事有余(在董事会上有一票否决权)。好医生都牢记一句话:first and foremost, do no harm。意思是第一重要的不是把病人医好而是不要把病人医得更糟糕,这话同样适合VC。好VC知道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公司的成功,95%以上来自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创始人。既然投了他,就应该充分信任他。坏VC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处处插一脚,不知道做快的决定、灵活调整是小公司赢的原 因。
2001年8月,李彦宏要从后台技术提供商转型成为独立门户网站的时候,董事会里没有一个人举手赞成。因为,该举动会立刻得罪中国最大的几家门户网站。李彦宏跟所有VC大吵了一整天,甚至以辞职相威胁,最后才摆平。VC所考虑的通常都是最安全的决策,却未必是对企业最正确的决策。
有时候风投会希望在公司里设置一个他们选定的CEO或者总裁,因为他们会觉得你需要一个有商业背景、成熟稳重的领导者。Google找了施密特就是对的。乔布斯用了一个成熟稳重卖糖水的经理人来管理他的公司,结果差点就毁了它。还有YAHOO,纳赛尔生生把一家技术公司做成了一家媒体广告公司。
红杉资本投过Amazon、Google和硅谷各大著名公司,就是没办法投进Facebook,为什么?因为这家创投当年将肖恩·帕克从他自己创办的公司Plaxo赶出去,而肖恩后来被马克·扎克伯格请去当上了Facebook的总裁。在他的示意下,马克以一身睡衣走进红杉的办公室,明显的戏弄。马克后来谨记将董事会的权力紧紧揽在手上。但肖恩后来还是被风投请出了Facebook,因为涉嫌吸大麻丑闻。
圈中有一些素以作风强势著称的VC。我观察过一些他们投的项目,成则大成,败则大败。如果创业者本身素质很强,自己有主见有商业感觉,那么高手过招,遇强更强。反之,如果创业者仅仅长于技术或者创意,就很容易按照VC设计的商业路线走,甚至被VC找来的CEO接替。这还不算杯具,如果VC的合伙人当了董事长,CEO又是职业经理人,那么创始人的角色有时就尴尬了。在国内,完全靠职业经理人做成功的我还真没见过几个。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