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的喽罗们,往往有以下缺陷:
1、经验不够,看不懂价值;
2、胆子很小,怕承担责任;
3、说话不算,却很爱说话;
4、还特别喜欢不懂装懂。
经验不够,就不敢在投委会(IC)上彻底阐述企业价值,导致好企业不被看好。胆子很小,就会想尽办法--不管合理与否--给创业者设置严苛的投资条件。说话不算,创业者跟喽罗谈好的条件,过两天打电话告知IC不同意,咱们接着谈,浪费时间和感情。不懂装懂,这个我举个例子吧。
这个例子我想举很久了,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以至于我再三提醒自己不要结仇但还是忍不住。
某以打嘴炮挑战权威著称互联网企业下属一投资经理,背景为某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跳槽。要与我同投一家网游公司,于是该经理照常规要做企业尽职调查(DD),发了一份清单到企业,企业当时就傻眼。因为该清单上豁然要求企业对一个开发中尚未CB的游戏开一台外网服务器供对方体验。企业老总打电话回去解释,对方立即提出,那行,把你们的“引擎”“发”过来我“检查检查”。老总说引擎有很多模块,且都是高度保密的东西,如何“发”,又怎么“检查”?对方说不对,我见过“引擎”的,就是类似EXCEL表一样,上面有NPC名字、位置、掉落等等内容,看这个能检查你们的开发进度。与会各方均晕倒,原来此君连引擎与编辑器的概念都未弄清,便有胆单枪匹马的审网游项目。结果该项目在此君处耽误三个月余,企业措施发展时机,后患持续到现在。
往往大机构投的项目,正因为精力与能力的原因,其操作手法粗糙,使很多本能融资的企业融不到资,本能上市的企业上不了市。而很多创业者尤其是互联网的创业者,缺乏经验和常识,只看重品牌,错失机会。这倒让我想起数年前我毕业时,一心要进国际大所普华永道,幸好面试被拒,否则早已累死。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