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风险成IPO遭拒主因
除了被认定为其盈利空间无法满足创业板的要求外,另有业内人士分析,神舟电脑创业板遭拒的原因还有两点原因。
首先,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招股资料显示,神舟电脑控股股东为新天下集团,本次发行前持有神舟电脑约6.08亿股,占股份总数83.52%;而新天下集团股东为吴海军、吴吉玲(双方为母子关系),分别持有91.30%和8.70%的出资额。
通过新天下集团及其他企业,吴海军持有神舟电脑未发行新股前88.62%的股权。此外,他还直接持有神舟电脑4.12%的股权,也就是说,在未发行新股前,吴海军合计控股92.73%。
此次神舟电脑计划发行8100万股,仅占发行后总股本8.1亿股的10%,即使发行新股,吴海军持股比例仍高达83.46%,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如发行人无法有效做到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衡,便有可能出现大股东侵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这是神舟电脑披露的风险之一。
其次,神舟电脑利润过度依靠出口退税政策。2008年到2010年,其获得的包括出口退税在内的税收优惠分别占净利润比为92.07%、16.78%、25.12%。神舟电脑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也坦承,如果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因公司自身原因无法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将会对公司的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神舟电脑IPO遭拒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犯了“选择性”失误,其“降低身段”申请创业板上市就是一个并不明智的选择。在业内人士看来,它的规模决定了它至少应该尝试中小板。或许,神舟电脑应该继续向中小板努力,毕竟PC已不再属于新兴产业,而神舟电脑自身也基本步入成熟期。
还有无机会“卷土重来”?
神舟电脑三度冲击上市未果,其是否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无论如何,监管层对创业板上市的资格要求从严,对于想借资本市场之力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坏消息”,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更负责任的态度。
而就神舟电脑本身而言,有分析师认为,创业板比较看重企业是否具有高成长性,上市被拒也存在程序出错、股本结构不合理等其他原因,“如果被拒企业能够有效解决被拒原因,仍可以继续递交上市申请”。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电脑产业早已进入微利时代,高端市场被惠普、戴尔等巨头抢占。数据显示,2010年神舟电脑整体产品毛利率水平仅6.31%。在苹果iPad等平板电脑的冲击下,传统PC生产商更是风光不再。
这样的背景下,公司企图通过融资来突破经营瓶颈,投资者可能不买账。因此,在高速成长的时期错过了上市的机会,在外界看来,这可能意味着神舟电脑与资本市场永远失之交臂。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