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每个基金都有8-10年的存续期,有限合伙人把钱交给投资团队后的后续8-10年间,该团队投资的企业退出时都要按照出资比例给有限合伙人分红,该投资团队负责保证有限合伙人投出资金的安全性。
鼎晖创投基金中的两只美元基金分别是2006年募集的一期2.1亿美元和2008年募集的二期5.05亿美元。“两只基金80%都投完了,后续只需要保证资金能够正常运转,企业能够尽快上市。这个阶段来看,王功权的作用确实不大了。”李玮栋说。
离开与行业环境有关?
业内人士猜测,尽管王功权选择了以一个“浪漫”的方式退出投资界,但离开的真正原因却未必如此“浪漫”,而可能与风投行业暴利时代的终结有关。
在投资领域,流传着“二八原则”,即投资机构所投的企业中,大约有20%的企业成功上市,另外80%的企业就死掉了。“在中国可能上市的比例更高些,但真正能带来较高回报率的也仅有20%-30%,再好的基金管理团队也肯定会有失败。”李玮栋说,“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通过上市退出获得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如果几年后公司上不了市,有的可能会按照一定的价格回购投资机构的股权,这样也能保证投资收益率。”
有人调侃说,“在中国风投泡沫崩溃前夜私奔去恋爱,王功权太英明”。
2006年,王功权曾对媒体表示:“我们就像站台上的乘客,怕赶不上车,又怕搭错车,一旦上了一辆车就不能回头。如果一个成功案子溜走,你会特别遗憾;你对一个项目犹豫不决,同行迅速出手,你喘不过气来;当你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你又会怀疑自己对不对。这个行业特别拼个人眼光、信誉、能力、业绩,也包括团队。”
这种压力如今更是被数倍放大。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位投资经理通常一个月要跑出去看几十个项目,但往往能看中的就一两家,而且通常都是好几个投资经理在抢。该人士表示,随着新公司发行市盈率从过去的80倍、40倍到了甚至破发的水平,如今风投行业已经进入了热钱多项目少的价值回归时代。
李玮栋也表示,“现在有不少投资机构追着企业,说一给资金,二给资源。相比较而言,早期的投资模式更单纯些,就是给资金。”据李玮栋介绍,每个基金都有投资团队,从上到下依次为合伙人、投资经理、分析师。基本流程为:分析师和投资经理出去找项目,并对找到的项目进行筛选评出有必要继续跟进的项目,最后项目的投资定价、具体协议内容由基金决策委员会进行集体表决,决策委员会为最高层,一般3-5人。
回报率逐年下降
高利润诱惑下,风投大军越来越壮观,参与的资金总量也在持续增长,创投的回报率开始逐年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企业持续获得较高估值,参与风投的资金总量也在持续增长,因此,风投市场泡沫越来越严重,回报率也开始下降。“一家贝因美公司背后有十几家风投在里面,境外最多也就五六家,这么多股东在一家公司影响决策,价格一轮一轮的爆炒,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李玮栋说。
清科数据显示,近年创业板风投平均账面回报率逐年下降。2009年创业板风投平均账面回报率为17.22倍,2010年为12.13倍,2011年这一数字为8.02倍。
北大中国产权及PE研究中心负责人曹和平认为,从国民经济成长的角度看,股权投资机构使一些本来不能在资本市场交易的公司进入市场交易,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范围,但股权投资机构作为新鲜事物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与中国内生资本市场的不匹配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诺亚财富管理中心CEO汪静波表示,目前很多企业家都有变成投资家的趋势,他们正计划卖掉自己的企业转而去做风投。
曹和平则表示,在高额利润下,很多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纷纷加入风投的大军,“这些都是本土发展起来的投资机构,监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双重背景下,二元结构很容易滋生腐败。”
■ 投资案例
押宝蒙牛3年 鼎晖赚3699万美元
14年间投资近百家企业;已退出27家企业,账面回报近22亿美元
如果不是王功权的私奔引发大规模关注和讨论,鼎晖还依然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在投资界延续着自己的光环,而对外界保持着神秘的色彩。王功权将鼎晖推到了公众视野,人们开始好奇鼎晖和这个行业。
投资多家知名企业
据投中集团不完全统计,鼎晖的团队从1997年到2011年投资了近百家企业。其中包括蒙牛乳业、李宁体育、皇明太阳能、双汇、汉庭、奇虎360等多家知名企业,鼎晖从中获得了不菲的回报。从退出的27家企业来看,鼎晖的账面回报近22亿美元,在多家企业中的账面回报率超过10倍。
从2002年到2005年,鼎晖投资投了蒙牛乳业、李宁体育、分众传媒、雨润食品和永乐家电等,这几家公司后分别在香港和纳斯达克上市。在这5家企业中,鼎晖董事总经理焦树阁负责了3个项目,其中投资蒙牛被奉为早期私募股权投资的经典案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