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受到“狙击”的中国概念股,如同多米诺骨牌倒下般,引起连锁反应。由于一些公司因财务造假受到诉讼被停牌或被退市,最近一些业绩较好的公司也受到牵连,市值严重缩水。如何跳出“泥潭”,把自己从不被信任的“板块”中“摘”出来,是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多数美国股民 从中概股中获益
尽管中国概念股负面新闻从美国市场不断传出,但是益普索(Ipsos)联合《中国经济评论》发布的“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美国股民”首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截至2011年5月1日的前十二个月里,中国公司股票交易者的平均利润为2433美元,有96.5%的人称其从对中国公司股票的投资中获得净收益。
上述调查主要是针对美国散户投资者的。调查显示,这些购买中国公司股票的美国股民往往较其他投资者更加富有、年轻,受教育水平更高、会做更多研究。“他们对中国股票的乐观度高于去年。”益普索大中华区高级研究经理李柰发现,88%的投资者都表示对中国概念股乐观,其中50%的受访者表示近期会购买,或有强烈欲望购买中国概念股,38%的人表示会继续持有中国概念股。
“因为这是一个长达一年的数据,在近期的下跌前,不少个人投资者还是获得较好收益的。”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专家指导小组成员李星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认为,倘若算上机构投资者,美国股民可能从中国概念股中获益更多,因为机构投资者往往可以以低于发行价的价格获得一定的股份。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长施光耀表示:“既然大部分股民在中国概念股中获得收益,说明此前中国概念股是有一波像样的上涨行情,虽然有个别公司出现问题,不排除有人在这个时点上做空并且故意放大影响。”
就在今年3月到5月间,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遭遇自赴美上市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一系列“借壳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爆发造假丑闻,严重损害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的集体形象,也导致中国概念股最近频频走低。
施光耀认为,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的市值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靠注水和作假取得一时股价辉煌的公司,并不能维持市值,迟早市值将回归到内在价值。在他看来,任何市场都有好公司,也有不好的公司。
“一些管理规范的中国公司,因为板块原因受到牵连,应该及时澄清,把自己‘摘’出来,这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市值,更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 ”施光耀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借壳是个问题
上述调查也发现,通过买壳上市的中国公司,被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所抛弃。调查中只有16%的被访者表示他们会考虑投资这类公司。
“确实有一些不好的公司,鱼龙混杂在中国在美上市的公司里面,拖累了那些实际业绩不错、管理规范的中国公司。美国投资者会把他们都归类到中国概念股中。” 李星亮表示,“现在会有一个过渡期,大浪淘沙后,一批业绩优秀、成长性好的中国公司就会凸现出来。”
尽管现在出现问题、被诉讼的大多是采取“借壳上市”方式的中国公司,但李星亮也认为:“中国概念股‘借壳上市’并不是形式有问题,而是有人滥用了这种机制。”
上述益普索的调查还显示,中国公司股票的买家往往根据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来作出购买股票的决定(61%)。相比之下,卖家则很大程度上根据各只股票的业绩来作出决定(56%)。“换言之,美国投资者似乎根据宏观形势来买进,而根据微观形势来卖出。”李柰表示。
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对其资本市场非常熟悉的摇篮网CEO高翔也表示:“在公司治理、财务营收、业务模式等方面规范公司,保证业绩的稳步增长,是摆脱中国概念股现在陷入魔咒的方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