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则“小小鸭脖被财大气粗的风投大佬们看上”的消息在网上广为传播。据报道,在深圳市场上,就有绝味、久久丫、煌上煌、精武、鸭霸王等10多个品牌的上千家分店在销售鸭脖等卤味熟食。而全国以鸭脖为主的卤味熟食市场每年的市场规模达50亿元,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长。
瞄准这一潜力市场,各鸭脖品牌在规模扩张上可谓不遗余力,而另一方面,风投则疯狂融入这个市场,并频频上演多家风投同时追捧同一个鸭脖品牌的悬疑剧。
其中久久丫还在创业期时便有50万“天使基金”进入,到目前为止,久久丫已至少进行两轮融资,融资成功的背后是多家风投机构争抢最后一家胜出的结果。同样,煌上煌也是达晨创投经过三年“单恋”,好不容易才从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中胜出后,与之签订投资协议的,共注资煌上煌3600万元,约占其增资扩股后8%的比例。而目前,“绝味鸭脖”竟同时受到近40家风险投资机构追捧。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这三年里,每年都有连锁经营类的企业上市,2009年达到最高16家。而在海外已经有不少经营出色并成功上市的连锁经营企业,境外个人投资者早已普遍认可这个经营模式。
从总体上来看,连锁经营类企业的投资案例主要涉及餐饮旅游、建筑行业、教育产业、快消行业、商贸行业、文体娱乐、医疗健康和制造行业8个行业领域。按行业分类,餐饮旅游行业最高达30%,商贸和教育行业次之各占25%和20%。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号称有着最聪明头脑的投资家们可不是傻子,虽是“风投”却不是“疯投”,愿意不断加价追逐这些连锁企业,自然是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
为什么是“消费+连锁”?
从上述事实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现在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随着中国GDP的增长,人民消费能力的提升,需求的升级,我们对吃穿用、服务的需求和要求只会越来越多,自然,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和商机也会随之增长了。
连锁经营最早出现在美国,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是1859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到1880年时已经发展到100多家分店的规模。1865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首创连锁经营式分销网络,从此雄霸美国市场。20世纪5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引入连锁经营体系,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完善连锁经营业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