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三:研发费用资本化
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发性支出可以有条件资本化。由此,一些拟上市企业开始利用这一规定进行不当的降低费用进而增加利润,其中企业做的最多是将研发费用资本化。
2009年,佳创视讯IPO被证监会否决。2011年7月份,佳创视讯再次冲击IPO。
首次招股说明书显示,佳创视讯成长性并不充分,尤其是剔除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因素后,业绩几乎原地踏步。公司2007年、2008年净利润分别为2278万元和2548万元,增幅仅11.85%,2009年前三季度也仅2033万元。但是,公司研发支出2007年、2008年及2009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合计却高达1620万元,而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比2007年多出400万元,同期开支资本化金额比2007年增加300万元,扣除这部分影响后,佳创视讯2008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仅100万元。
而在第二次申报材料中,佳创视讯的会计处理发生了较大变化,将所有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招股书称,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将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未进行资本化。在经过研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后,佳创视讯的第二次IPO申请顺利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审核。
上述广州投行人士分析指出,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研发支出被计入期间费用,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实践中,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给上市公司留有很大余地,由此利润调控空间也随之而来,佳创视讯首次IPO被否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研发费用的资本化过于“激进”,给人较为强烈的粉饰业绩的印象,而调整后诚实态度会给管理层一个好印象,这也是其再次冲击IPO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佳创视讯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冠昊生物等公司。
手法四:提前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是拟上市企业操纵利润的惯用手法。一位上市公司财务经理对记者表示,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提前确认收入可增加应收账款,进而增加收入。
专业从事专网通讯技术解决方案业务的服务商键桥通讯(002316.SZ)招股说明书显示,2006年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8905.85万元、1亿元、1.34亿元、1.54亿元,同期公司的预收款项为167.86万元、292.08万元、12万元、2.80万元。
公司表示,从财务核算的角度看,专网通讯技术解决方案业务属于既有商品销售和有劳务提供的混合销售业务。结合业务特点和收入确认原则,根据谨慎性原则,公司在货物已发至用户安装调试经初验后确认系统符合开通条件且对应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营业收入。
而财务专家夏草(博客)则质疑,通讯行业惯例是初验合格才确认收入,但键桥通讯在客户初验之前就确认收入,这种收入确认极为冒进,导致该公司应收账款畸高、预收账款畸少。
手法五:隐蔽的非关联方利益输送
拟上市企业对于重大关联交易负有详细披露的义务,有企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隐蔽的关联交易以规避披露义务,进而实现操纵利润。
北京一位投行人士透露,较为隐蔽的利益输送手法主要有:员工减薪、PE股东通过皮包公司为拟上市公司报销费用或虚增收入、地方政府通过减税或增加补贴收入等形式。
该投行人士以员工减薪为例说明:“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会向员工做出承诺,即实现上市后进行利益补偿,然后双方达成默契从而进行隐蔽的利益输送。”
在企业IPO申报稿中,通过压低员工工资进而虚增利润的情况时有发生。
典型案例如温州和重庆的两家拟上市企业,通过公开资料可以计算出其员工每月工资只有当地人均月收入的50%。业内人士怀疑其有压低员工工资虚增利润之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