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投资者的多元化。在大中华区,除了来自欧美市场的基金之外,越来越多的以亚洲为重点投资目标的新兴基金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量越来越重,很多融资项目缩短了去欧美路演时间,而延长在亚洲市场尤其是香港路演。
再次是发行主体多样性。以往香港融资的主角是国内民企和国企,而2010年有相当一部分全球大型企业寻求到香港融资和上市,比如麦当劳、卡特彼勒等跨国巨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点心债,全球奢侈品牌Coach也到香港挂牌上市融资,可见中国投行市场的融资发行主体日趋多元化。
中国市场仍有投资亮点
展望2012年,资本市场仍然重压在身。从发行主体角度看,2012年企业融资需求依然很大,这在银行业表现得比较明显。《巴塞尔协议Ⅲ》对金融业资本提出全新的定义,部分银行将面临资本金短缺的压力,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尽管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从投资者角度看,他们会继续保持审慎态度。欧盟峰会已经落幕,但全球市场对欧债危机前景的担忧还未平息,目前也未找到完全解决偿付危机的路线,不排除危机进一步Cye演化发酵的可能。在此形势下,投资者会握紧钱袋子,避免轻易投资带来不确定性损失。另外,部分大型机构投资者自身也会面临进一步赎回的压力,投资者本身弹药面临挑战,市场资金供给不足的压力凸现。
纵观中国市场,2011年处在信贷紧缩中的中国公司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展业务,因此寻求海外上市的数量很大,但由于市场震荡并非所有交易都能完成,众多交易被推迟。2011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中求进”定调2012年经济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让市场看到大幅度放松银根的趋势,抑制通胀、调控房地产仍是2012年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银根不会放松,近期跌跌不休的中国资本市场短期内很难有大起色。
诚然,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2012年全球资本市场不容乐观,但中国市场仍将是一个亮点。首先,中国基础消费品仍然会保持稳健增长;第二,与城镇化相关的产业如建材、基础原材料、基础设施建设等还会有增长空间;第三,在农业、农田基本建设、水利等领域仍会有投资机会;第四,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预计文化产业领域也将成为2012年的投资亮点。
此外,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特别是中国企业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如何满足中国客户日益增长的国际化运营和金融需要以及Cye全球客户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抓住机遇,实现中国投资银行的国际化,也早已提到议事日程。对于企业而言,尽管全球经济持续动荡,部分西方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持续加重,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恰恰存在选择性并购的机会,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也将是2012年投行的亮点之一。
作者系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资银行副主席,中国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