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把文化企业,特别是出版业、报业、发行业推向股市是发展的好方式。上市也是安全的融资方式。因为股民和投资者会通过股市这一中介,关注其收益和回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就推进企业上市、打造出版传媒“航母”、鼓励民营书企发展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绝不能把生产文化垃圾的企业推到股市
记者:我国已有49家出版传媒类上市企业,上市对于企业有什么好处?
柳斌杰:出版传媒企业上市有几个好处:一是解决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的问题,因为公司上市之前都要经证监会严格审核。二是从股市中募集了大量社会资金,成为发展的重要资本。三是突破了单一国有制问题,上市公司是多元化资本,全社会都有权监督。所以,上市对出版业产生了很大推动。目前发展较快的出版传媒企业,基本上都借助股市做大做强。
记者:对于《知音》上市计划引发的议论,你如何看待?
柳斌杰: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现象。把文化企业推向股市,就必须经过公众监督。《知音》还没有上市,在证券公司讨论过程中公众就提出了意见,这就体现了公众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这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文化企业上市要注意企业品位,绝不能把生产文化垃圾的企业推到股市上去,这对公众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主张,《知音》也要从公众批评中吸取正确意见,在通俗化过程中注意文化品位,不能把通俗化当做低俗。同时公众对文化也要区别对待。当前阅读已经是分众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刊物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公众要正确看待通俗文化,要有一定容忍度。我也希望《知音》通过上市,不但将企业做大做强,在内容上也要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正推进四大出版集团上市
记者:你提出打造5至10艘出版传媒“航母”,有没有时间表?
柳斌杰:有时间表。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已经完成,目前我们正着手重点推动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培育一批国家级“航母”,同时与地方出版集团配套,形成与世界竞争的新闻出版产业阵容。到“十二五”末完成“航母”的编队出海,参与世界文化竞争。
记者:哪几个出版传媒集团有望加入这个舰队?
柳斌杰:目前以整合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为主,组建四个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一是中国出版传媒集团,以社会科学、学术出版为主业;二是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以教育、教材、教辅出版为主业;三是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以科研、科普、科技类出版为主业;四是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以外文出版为主业。
这四个集团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目前分两步推进。第一步,把核心企业变成股份公司,上市融资,这一步正在进行;第二步,其他已经转企改制的出版社,通过各种方式充实到四大集团中,组成国家级四大主力舰队,产业规模可达1500亿元,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走完这一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