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高盛还是下错了棋。
2011 年 1 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来自华尔街著名评论员 Andrew Ross Sorkin 的一篇报告。报告揭露了高盛将向 Facebook 直接投资 4.5亿美元,以换取的股票份额计算,高盛对 Facebook 当时的估值已经高达500亿美元。除此之外,报告还指出,高盛将向他们的客户一个针对 Facebook 的价值 15 亿美元的私人投资计划。当时的高盛正努力从金融海啸的消极影响中走出来,这次的投资不仅让公司看到了曙光,更让人们确信高盛将确定成为 Facebook 上市的主承销商。
但好景不长,Sorkin 的报告让本来还处于秘密阶段的交易沐浴在了阳光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这次交易进行了调查,根据 SEC 的规定,股东超过 499 人或者资产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公司需要公开披露其Cye业绩信息,高盛的投资计划相信能将帮助 Facebook 不触发以上规定的情况下募集资金,这只能在低调进行的情况下实现。交易被曝光后,高盛为了规避 SEC 的监管,迅速向其美国客户发出公告,宣布这项交易不面向美国国内的客户。这让高盛两边都不讨好,美国客户们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使 Facebook 失去了引入美国优质投资者的机会,让高盛和 Facebook 的关系出现了裂缝。
而关于这次交易的秘密信息究竟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呢?当高盛和 Facebook 的交易顺利进行时,Facebook 的 CFO,David Ebersman 按照惯例告知了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这项交易的内容,两家公司当然会感到自己在这项交易中被抛弃了。根据纽约时报内部职员的透露,消息的泄露很可能是因为一些高盛的较低级别经理向太多人谈及交易对他们的好处所致,但按照常理推测,两家投行都极有可能向纽约时报爆料。
错误要总结,但战斗还要继续。在过去的两年里,Facebook 的 CFO,David Ebersman 与华尔街的各大投资银行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他会不时向对方释放信号,透露想改变各家投资银行在 Facebook 的 IPO 中的承销份额,来看观察各家公司的应对方法。各家投资银行也没闲着,他们甚至动用了关系,向 Sheryi Sandberg 的丈夫献媚,只为了让其在 Sandberg 前美言几句。
尴尬的结果:高盛竟被摩根大通挤下
最终,Ebersman 没有使用传统的选择主承销商的一贯做法。他自己起草了完整的 Facebook 上市招股书,自己决定各家投资银行在这次 IPO 中担任的角色,最后,他把决定提交给了Mark Zuckerberg 和 Sheryl Sandberg,并获得通过。不出意料,摩根士丹利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高盛竟然被认为不善于进行科技公司 IPO 的摩根大通挤到了承销商的第三位。
虽然高盛在这次主承销商资格争夺的战斗中被打败了。但他们之前在 Facebook 中的投资将带来 5 亿美元以上的回报,也为他们的海外客户赚取了约 10 亿美元的收益,加上一千多万美元的股票承销费收入,在这次的 IPO 中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