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前,创业板开板引起创新型企业的欢呼,创业板公司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也引来众多投资其中的PE/VC的狂欢。现如今,创业板“三高”潮落,市场估值回归,一二级市场差价回落,退出回报陡然下降,PE/VC不得不寻找创业板之后的下一站。
在新三板扩容正常呼之欲出背景下,一批先知先觉的投资人已经埋伏其中,而另一些人则看好并购市场的前景,并开始付诸行动。尽管如此,部分业内人士坦言,在转板制度还不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日趋严厉的情况下,实现项目退出依旧不易。投资人士呼吁,创业板市场应该提高包容度,适当降低上市门槛。
遭遇“戴维斯双杀”
自2009年开板以来,创业板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截至7月8日,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家数达到333家,总市值达到8721亿元。创业板市场茁壮成长的同时,也惠及了PE/VC行业。有统计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近七公司具有PE/VC背景。
创业板IPO也逐渐成为PE/VC退出主要渠道。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PE/VC的68笔境内市场IPO退出中就有32笔发生于创业板市场。创业板设立初期,发行“三高”现象比较严重,不少前期投资其中的PE/VC通过创业板IPO退出获得回报颇丰,就连鼎晖创投董事长吴尚志都曾表示,PE/VC是创业板最大受益者之一。
然而这种高回报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在证券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创业板市场遭遇重创,创业板指不断创出新低。截至7月8日,创业板指报收737.29点,相比之2010年底高位1200点,已经跌去40%,市盈率不断被拉低。东方富海合伙人梅健表示,与当初动辄六十、七十倍的市盈率相比,创业板股票经过一轮调整之后,估值已经处于较低位置。
与此同时,在“全民PE”的热潮中大量资金涌入PE行业,一级市场一直“高烧不退”,不少项目入股市盈率已经接近20倍,一二级市场的价差不断缩小导致部分IPO退出几乎无利可图。东莞证券旗下直投公司东证锦信总经理张劲春清表示,目前一级市场上面的钱太多,企业现在要价太高,可投项目不多。清科研究中心认为,IPO平均回报倍数的走低表明在证监会的新政作用下二级市场估值逐步走向理性回归,但对PE机构来说,过低的回报倍数会影响其采用IPO退出方式的积极性。
另一个方面,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企业质量受到经济周期影响不断下降,PE/VC行业也受到牵连。一些PE/VC投资的项目由于企业业绩未能达到要求,不得不推迟上市计划,退出周期拉长,加重了投资成本。深创投总裁李万寿对此颇有感触:“我们去年投资的项目,差不多一大半企业实现不了承诺的业绩,投资成本在大幅上升。”
这种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体现在二级市场上。目前,更为严厉的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在5月份就已经开始施行。不少创投人士担忧,创业板公司由于规模小,容易受外部环境,一旦由于业绩不彰而退市,“退市比退出早”,付出极有可能“打水漂”。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