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方面就是说,经过这两三年洗牌的淘汰当中,该打压的也都打压了,另外在监管层面,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在整顿,所以也一个周期性的东西,好的环节都出现,和坏的环节是一个循环。三年过去了以后,我们认为,今年会比去年好,明年会比今年好,会更好,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个趋好的趋势,但是总体来说,要恢复美国投资人对中国公司的信心的话,还是需要时日,但是曙光已经在前面了,好的迹象就会出现。去年,虽然只有两单苹果知名公司上市,数量非常非常有限,但是质量还是不错,质量很高,我们也很高兴,都有很好的回报,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满意数,中国投资正在逐渐的恢复美国人对中国的信心,我想这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我相信,美国资本市场还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是很成熟,还是很完善,所以还是具备一些优势。
另外一点,我想讲的是国内政策方面利好的消息,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没有关注到这一点,我知道在座的很多都是股内的VC、PE投了很多,我相信,可能都是准备着去A股上市,或者是香港上市,因为我们跟中国监管层面的交流比较多,自从456放开以后,政策上很重大的,政策上的利好,中国的股份公司可以去上股,比如说我们在座的VC、PE,利以投资的公司,排队排到后面,在很段的时间内,上A股方面可以考虑转向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我们上A股,和走H股的形势是一样的。但是我相信,在美国上市的话,可能H股的有时会在哪里,哪怕规模小一点的公司,比较新的话,我相信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可能比在香港,支持的系统会比较好一点,对股票的融资比较好一点,大家可以从这个方向考虑一下。
说个小小的例子,我们也针对这个直接上A股这个问题,我们问问,技术层面上,在事实的过程当中,可能会碰到一些技术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家是这么申请的,如果我们带第一家过来的话,会非常非常的快,我们可以直接回答你28天就可以给你回复。
陈芳:谢谢郑总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我们的中国公司也可以直接去美国投资,推出的话,再向您继续详细的讨论,现在请甄总这边,给到一些基金核心的竞争力,在哪几个打造,会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甄晓蕾:谢谢主持人,我觉得其实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这个洗牌的趋势,当时我们就说,很多种PE都会有推出的危机,其实举个简单的例子,感觉上就像大家看餐馆,都开的不错,没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就觉得自己都能开餐馆,当时看到PE投资,认为只是有一个套利操作就可以获利的手段,所以很多人都挤进来,想在这里面分上一杯羹,但是PE不是短期可以获利的项目。刚才郑总说的很多,PE投资还是以人的智慧为基础,也是一个耗神、耗力的体力活,如果没有做好和你共度难关的话,在经济危机、股势下滑的时候,你是很难给你的企业带来回报的。
作为PE投资来讲,一方面,团队的打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业界在面临洗牌,其实对于很多可能有经验,然后又有长期运营这个目标的PE机构来讲,是一个好消息,可能会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精英来加盟。另外一个,我们认为,主要投资者和LP的利益挂钩,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去保证一个团队长期合作的积极性,不能够挽留你真正的投资人才,对GP的打造,和LP最终的获利都不是很好的,当然这一方面,可能还需要监管机构做进一步的沟通,业界还要想更好的办法,怎么样能够使主要的投资人员从中获得好的利益分享。
还有一部分,我觉得各PE本身要更好的确立自己的定位,现在的推出就是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趋势,都很注重利益的投资,大家都集中到相识的利益,对于PE的不能成形,是因为大家接手了一个曾经被PE投资过的项目以后,不知道怎么再给这个背后的公司带来更好的成长,带来更好的价值,我想,如果各个基金,可能在一个不同的阶段,能够更好的给他带来增长和价值,如果能训练的清楚,有操作的实践,我想对整个的PE市场将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刚才大家也说了,一些监管可能都放开了,其实大家也知道,目前IPO储备的项目大概有500多家,每年有100家上市,如果真的一下子放开的话,由4、5年缩短到一两年,其实每家机构推出的时候的公值大家也可想而知,是打折扣很多的。
其实我想,如果中国像微软、苹果这样的,上市以后,还能继续成长,并成为行业老大的局面,可能对境外投资者的热情会有一个助长,但是一投进去,募完资就死掉了,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我想作为PE融资基金来讲,如何真正的帮助企业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陈芳:谢谢甄总和我们分享了融资基金的体现,因为所有的事情,最终要面对的话,还是靠人,靠团队来推进这个事情,但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普遍的现象,如何去留住人才,设置怎样的一个人才策略,使得把我们这个好的团队留下来,并且吸引进去,这个我想,是不是各位嘉宾能够更详细深入的跟我们分享一点例子?
刘志强:人才方面的就非常多了,国外人才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通则,就是三金原则,第一,金色降职原则,退休,第二,隐色退休原则,你从我这儿干起来,最后能走到共和国总理,因为我是体制内的,有这个机会,像上海有一个市场告咱们央企,从上海第一个做起来,做到上海电机的董事长,就是让这些员工看到希望了,有动力,今天我们讲的不就是一个动力创新嘛,还有一个金口号的原则,就是说,我把我的股权、股份和你投资的东西放在一起,你在这儿会考虑,就是说我投入的时候,我能挣多少钱,还有一个,我会对这个项目认真负责任,这是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我现在做有一部分,就是说让那些老的项目完了以后,他走人了,这就不对了,里面有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目前国外把这些东西设计的都是不错的,包括人力资源的设计上面,都是由主要的公司来完成的。
实际上我们在做具体工作的时候,也非常重视各方面的,就是大的方针、路线定好了以后,公司也有一个方针、路线,将来我们怎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创新的发展,怎么找出路,所以根据这个方面,我们去寻找一些为这个公司一个发展的目标,我们去寻找一部分,这样的人才。我们来培养、寻找一部分适合我们目标的这一部分人才,但是金融机构有一个特点,我在这儿讲一句人力资源以外的话,金融机构有一个特点,因为我本身做过商业银行,也做过投行,有一个很深的,除了人才之外,规模很重要,商业银行跟基金,无论是PE、VC、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还是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很重要,但是在规模,第二就是控制风险,只要把风险控制住,就可以去发展规模,我想PE也是一样的,就像证券交易所,或者讲纳斯达克这个,把中国的企业过去,也是这种,谢谢大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