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的股份,同时两者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在未来,阿里还有权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将新浪微博的持股升至30%。解读这桩大生意,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 又一头无线怪兽崛起
由于入股条款中有双方在账户互通方面展开合作的条款,因此新浪微博、淘宝、支付宝这移动互联网上的三大应用,在不远的将来将可以打通ID使用。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人数已经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为4700万, 75% 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淘宝在今年春节时的无线登录用户达到1.5亿;支付宝注册用户数8亿,移动客户端下载量接近4000万,每天在无线端的交易笔数据说在500万笔左右。三者相加、去重,最保守的数字,也将产生一个规模不下于微信的无线用户群体。
2、 国内互联网最大规模资本交易
这是目前国内互联网数额最高的一次股权交易。排在下面的两笔应该都是百度的,即3.5-4亿美元控股PPS,和3亿美元控股去哪儿。这三个交易的共同点都是被收购对象拥有巨大的入口(当然PPS明面上是这个理由,但实际是有点儿让人看不懂的)。
什么时候这个记录会被打破呢?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看来比较难了,因为各大巨头尚未染指的大型独立APP已经很少(下文会详细分析这一点),各家巨头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兴趣把自己在这些APP中的股份出售。电商领域,未上市公司较多,合纵连横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从持有现金看,淼叔此前计算过,阿里持有约54亿美元,百度持有324亿人民币,规模相近;腾讯持有271.89亿元,而在无线布局上百度最弱,因此在无线、电商领域,百度仍然有大动作的可能。
3、巨头开始宰制无线互联网
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的前十大APP中,腾讯占据四席:微信、手机QQ、QQ浏览器和QQ空间;阿里此前占据二席,淘宝和支付宝,但在收购了墨迹天气又入股了新浪微博后,占据三席半;剩下的360手机助手只怕是不会有人入股了,UC浏览器呢?百度想收购它占据一席,但有消息说阿里可能暗渡陈仓入股了它(从战略意义上说,UC出售给同为流量入口的百度也不如出售给需要电商入口的阿里更具互补性和溢价)。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阿里的三席半可以升为四席,与腾讯平起平坐。在用户体系打通上略微吃亏些,但在可变现性上强于腾讯系,而且阿里还持股陌陌、丁丁优惠、虾米音乐,这些与腾讯的布局都较为相似,所以无线领域“两超多强”的格局将由此形成。
4、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互联网化市场出现巨大机遇
前腾讯无线的刘成敏曾经跟淼叔描述过他对腾讯微博的规划,就是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展示平台。在过去,企业要建立一个网上门户代价还是比较高的,主机、网页设计、维护、运营加技术后台。微博运用得好,将成为很多小企业的网上门户替代选择,而且将来还可以跟腾讯的其他服务打通。刘成敏壮志未酬,这个规划却可能在新浪联姻阿里后更接近实现。
目前,阿里淘宝上有600万卖家,天猫有5万左右商家;新浪微博上有30万企业蓝V帐号。在联姻前,这两块是分开的,卖家在微博上做展示和运营,导流到淘宝后用户需要再登录、购买、支付,两边的数据也无法打通。
而阿里入股条款中明文写着 “双方将在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这意味着企业将免去两边数据整理、交换的苦恼,这个工作将来将有阿里和新浪在后台完成。
如果整合顺利,新浪微博和淘宝能够双向提供一键开店,或者一键关联的服务。在新浪微博的30万家企业都能直接接入淘宝或者天猫,使用淘宝的支付宝进行结算,那新浪的企业微博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品牌展示和CRM的平台,而形成打通了品牌营销、用户沟通、支付购买、售后服务的营销闭环。
基础设施的完善往往意味着产业链下游将出现巨大机会。很多在淘宝上已经因为营销成本日益高涨而甚少露面的小卖家,因为微博的打通,可能获得除搜索外的新入口,从而焕发新的活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