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谈论上市问题,张黎刚更愿意拿出苹果手机,去摆弄演示爱康国宾的APP应用,“未来三个月,安卓版本也会上线。”他的履历显示,虽然是哈佛大学的医学硕士,但是创业早年张黎刚却有5年互联网创业经验。在张看来,如何强化爱康国宾的IT基因,包括研究下如何用好大数据,似乎比上市更为紧迫得多。
这或许出人意料,但张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说到大数据时,他指出,体检中心既然积累了很多关于健康情况的信息,“为什么不同的人,都用一个体检套餐?顶多是男女区别(男女各有各的套餐),再加上年龄段的差异。”他认为,不同的人,检查项目也应不同,因为家族病史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特别是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比如有人抽烟,有人不抽烟,检查项目应该不一样,因为对人体的全面检查是没有止境的,但是特定的人群,决定他在某一方面是高风险的时候,可以对某个器官进行彻底的检查。”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IT技术男进入健康管理行业后,对过往经验与知识的念念不忘,但这也是为体检中心的个性化服务探路。当几个龙头企业建立了初步竞争门槛后,都在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同业者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如果对比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健康管理产业发展模式,BUPA模式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美兆模式比较有代表性。英国健康巨头保柏集团(BUPA)是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机构之一,其模式的核心特点是将商业保险与健康体检结合。保险收入占其营收最大部分。这一点上,中国企业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体检作为商业保险的赠品或者给银行VIP客户的福利。“根源在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欧美国家本质不同,不存在可比性。我们的体检变成了福利。”有业内人士指出。
而美兆模式的核心,就是利用会员制,深耕客户资源。通过后期的细致管理则有效增进顾客黏性。例如对于体检后那些需要干预的客户,会每周打电话叮嘱其改变日常不良生活习惯。“今后我国的方向不应是笼统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讲了十几年,没有很突破性的发展,关键是概念太泛泛。”这位业内人士指出。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就认为,医疗体检中心做的是亚健康人群生意,其有能力辐射上下游产业链,因为体检之后必定有部分人群转去医院就医,这时如何提供更专业化差异化的指导很值得研究。“我更关注主流慢性病的综合预防和管理,例如医学上糖尿病,在我国就有9000万人口,还有高血脂高血压人群,之后针对某一类人群的解决方案,会比笼统的医疗管理来的更实际。”他认为,医疗体检机构早晚会从预防,以及有特色有限度的治疗向更专业的治疗发展Cye.com.cn。
张黎刚也有意颠覆自我,改变体检中心90%的收入来自体检的情况,“健康管理”在张看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体检收入理应在50%以下。但是,对于未来新业务的具体内容,他守口如瓶,不过下面的这段话或许让人遐想无限:“做医疗产业,专一是对的,但是当机会来了,你也不要放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同时也是太平洋人寿和泰康人寿的投资人,他们也在观察,看自己投的保险公司和爱康国宾这样的健康管理机构之间能否找到突破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