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风险投资创投业界→新闻
    


创业板如何才能走出辞职套现迷途


cye.com.cn 时间:2013-7-25 10:23:25 来源:董事会 作者: 我来说两句

  A股创业板转眼已经走完了一年的历程,其间夹杂了太多的非议和吸引眼球的想象空间——造富机器、天价估值、虚假成长、带病上市等等。

  随着解禁大潮汹涌而来,巨大的利益诱惑卷起一股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强劲暗流。只要能绕过减持的法律红线,副总董秘可以不当,总经理的高位也可以不要,主动下岗后“返聘”也不计较,一切朝钱看,博取短期利益的赤裸动机一览无余。

  作为高成长性的企业代表,创业板公司承载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推动中国转型后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历史期盼。成功跻身创业板的少数企业,本应当珍惜殊为不易的发展机遇,不辱使命一展宏图。但是,当人们的美好愿望遭遇急功近利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在尚不能市场化的IPO准生证神奇的催化作用下,投机客看到了稀缺资源的价值,由此善良的初衷遭遇扭曲,攫取暴利反而成了“理性”的行动准则。这是为利失义的道德陨落导致,还是制度安排不尽完善引发,抑或是其他因素使然?创业板如何走出造富、套现的数字迷途,归位正途?

  主持人:本刊记者 郭洪业

  讨论嘉宾: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 傅子恒                           

  上海经邦管理咨询公司资深咨询师/ 王俊强

  中山大学中德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 苏琦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 何志聪

  拷问道德不如探寻制度成因

  着眼于去除上市公司的短期行为以及有利长期经营目标,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与管理具体决策与实施者的高管持股,其禁售期限至少不能太短

  文/傅子恒

  高管辞职对上市公司、对市场会造成伤害吗?每一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之初都向投资者描绘了未来成长的美好图画,公司上市如同一艘初入海洋的舰船刚刚启航,但就在此时舵手们却因为自己的利益算计逃逸了,还有什么比这类“事件”更能对舰上的乘客造成伤害呢?

  创业板高管“辞职潮”的背后缘于“信息不对称”之下优势方的高管们精明的利益计算,而成本-收益对比之下的利益计算,正是“理性人”所追求的目标。抛开道德因素,高管们的这种与市场的博弈是符合现实约束条件之下的游戏规则的。

  从规范意义上来说,如果认定这些现象不合理、不应该发生,如果作为博弈一方的高管们并没有违反现行法律而具有“他律”层面的违规过失,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规则与制度本身进行反思。

  其一,很显然,高管们“急于套现”是因为自己公司的股价被明显高估了,那么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公司股价的高估?

  其二, 动机由“产生”到“付诸实施”是有条件、需要过程的,如果“条件”很严苛,仅有动机尚不足以促使高管们即刻行动。那么,是什么样的条件,使得高管们集体“无意识地”采取了实际的行动?

  关于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公司股价可能被高估的原因有很多,仅从制度层面考察,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是新股IPO方面的某些安排。首先是新股一级市场的定价机制,长期以来,我国新股发行与再融资定价一般是“随行就市”,当市场条件较好而对新股接受度较高时,新股发行定价就高,创业板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的“孵化器”,其作为“新生事物”所承载的上市公司“超高成长”的“各方期待”,引发投资者对相关股票的热捧,因而股份在一级市场给予了较高的溢价。而“享受了”超高溢价的上市公司筹集了超过企业项目需要的过多资金(过度融资),巨额资金根本就不能为其经营与投资所需完全“吸纳”,使得企业的业绩成长步伐跟不上资本扩张的步伐,从而埋下二级市场股价泡沫的隐患。其次,是现行的股份承销方面的安排抬高了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同时又使得一级市场的高溢价向二级市场传导。早已有市场人士指出,目前新股发行制度的设计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庄家模式”,而特别设定的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停板制度,让作为新股承销商的机构投资者具备很大的操作空间。新股发行中这些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的政策倾斜,扭曲了新股发行价格,也使得刚上市的股票市盈率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成为制造“新股泡沫”的制度助推因素。

  关于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公司法》等相关法规,如果高管人员离任,在遵守上市12个月禁售期的规定之后,辞职6个月后即可不受限制地出售持股。显然,正是股份锁定“在职”与“非在职”的不同规定,成了部分高管股东选择辞职以尽可能快速套现的制度成因。

  而探寻到症结成因之后,也就不难“对症下药”地进行规范与治理了。“药方”其实并不难寻,那就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改进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与新股股价生成机制,重新设计以及深化、细化高管股东股份锁定期限的规定。关于后者,笔者认为,现行制度中对于上市公司高管股东1年的持股锁定期限远远不够,如果说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36个月的锁定期主要基于既保持“股权结构相对稳定”,同时又“有利于打通资本退出通道以吸引风险资本涉足创业板‘种子公司’”这一指导原则,因而“期限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的话,那么,着眼于去除上市公司的短期行为以及有利长期经营目标,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与管理具体决策与实施者的高管持股,其期限至少不能太短。

  请给高管不辞职套现的理由

  相对于要继续承担公司未来潜在风险和经营压力的在职高管来说,离职高管所持股票的解锁条件是非常宽松的,这种制度安排显然不符合收益与付出相对等的原则

  文/王俊强

  按照现行高管持股限售的制度安排,如果不辞职,那么在公司上市满12个月后,高管每年可出售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其上年末所持股票总数的25%(仅当持股数量少于1000股时方可一次性出售),高管若想全额套现几乎是遥遥无期。面对随时可能高空跳水的高市盈率,对“经济人”来说,“要钞票不要股票”无疑是明智之选。

  在分析人士看来,高管的“理性”无疑是充满“预谋”甚至“阴谋”的,因为高管的巨额财富并非来自于公司利润,而是来自于无数中小投资者的“捐赠”。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披着“三高”外衣的市场宠儿,上市不到一年就有12家公司由于业绩变脸而沦为“准退市公司”,保荐人的“包装功夫”可见一斑。

  神秘的高成长性溢价和创新性溢价赋予了创业板公司充满想象力的高市盈率。成为公众企业后,当神秘的浪潮一层层退去,裸泳者逐渐浮出水面。退市制度令人望穿秋水,从培育健康的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在无计淘汰公司的情况下选择淘汰公司高管也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在人力资本时代,对于要维系战略连续性的企业而言,最不愿意看到的无疑是高管流失。高管能够携巨额财富全身而退,一方面说明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令中小股民失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企业激励机制的失败。

  毫无疑问,催生亿万富翁的筹码大多来自于公司的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在国内之所以一直饱受争议,根源就在于很多公司都将股权激励做成了一个“分赃”工具而非“创富”工具,激励与约束不对等是其最大的缺陷。当股权借公司上市之东风被“吹胀”之后,如果辞职就能使高管顺利绕过证监会设置的漫长解锁期,那么实在让人想不出高管不辞职的理由。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不论高管选择辞职的理由听上去多么合情合理,都绝非什么利好消息。但是,让高管放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处世哲学,就如同让企业放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宗旨一样滑稽。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企业所有者,要遏制高管辞职套现,就必须给高管一个不愿意套现的理由。

  从本源上来说,高管之所以选择辞职套现,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不信任。根治辞职套现,就必须消除高管的疑虑,当然也要毫不犹豫地斩断高管实现一夜暴富的捷径。

  “给你1个亿,你还会去辛苦上班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但是,如果换成这样问,“你只要认真上班,就给你1个亿。”那么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持续保持创业的激情。所以,要保持经营团队的相对稳定,在股权激励机制设计上必须充分体现长期性特征。

  对高管而言,自然人持股是最有吸引力的一种激励方式,但对企业而言,这种激励方式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设立持股公司,实现高管对上市主体的间接持股(或者一部分间接持股),降低高管对其股份的处置权限,迫使高管自愿与公司经营战略长期保持一致,延长其服务年限。

  根据现行办法,相对于要继续承担公司未来潜在风险和经营压力的在职高管来说,离职高管所持股票的解锁条件是非常宽松的,这种制度安排显然不符合收益与付出相对等的原则。在证监会出台相关措施之前,作为企业,在给予高管股权时,应该提前筹划对辞职高管所持股权的合理处置办法。

  培育健康的创业板市场,尽快出台合理的退市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利益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对保荐人寄予厚望显然有些天真,而发审委也绝非火眼金睛。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市场化选择,让市场来筛选出真正优秀的企业。当幸存者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成长性企业,公司未来的股价充满想象空间,加上创业板市盈率的日趋理性回归,相信选择持股待涨的高管将会越来越多。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