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推进,注册发行体制改革及配套措施将彻底颠覆以往“临门一脚”的股权投资模式,开启新十年价值投资历程。
2013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徘徊于调整期,市场活跃度尽管较前两年出现小幅度的提升,但投资形势依旧严峻,寒意未去。
根据投中数据终端统计,2013年全年国内共披露私募股权投资(PE)案例325起,投资总额215.9亿美元,同比投资规模下降3.6%,单笔投资金额同比下滑12.2%。
尽管投资形势并未出现大幅回转,但在退出方面,投资行业迎来了并购大年。
与此同时,行业机构洗牌过程正在不断加速,2013年真正活跃的基金已经从千家减至百家,机构格局也出现了优胜劣汰、强者恒强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IPO在2014年初恢复运转,现有七百余家排队企业有望在年内消化完毕,投资机构退出难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推进,注册发行体制改革及配套措施将彻底颠覆以往“临门一脚”的股权投资模式,开启新十年价值投资历程,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中国VC/PE行业将迎来春天。
对于行业形势,资深的从业者普遍表示2013年在投资策略方面,机构并未出现大调整,只是在投资方面更专注于企业的基本面,TMT、医疗健康、节能环保、大消费等领域都是他们比较关注并看好的领域;而2014年,注定是大发展的一年。
达泰资本主管合伙人
叶卫刚:洗牌继续
2013年达泰资本保持了正常的募投节奏。在募资方面,完成了人民币基金二期以及美元基金一期的募集;在投资方面,达泰资本2013年投资金额为3亿人民币左右,投资项目为10个左右。投资项目依旧以中早期为主,分布于高端制造、消费升级、信息科技、节能环保领域,其中消费类投资数量占一半。
可以说,2013年的募资比前两年更难,但是投资却比前两年好,因为竞争少,企业估值也合理,投资的大部分项目市盈率都是8——10倍,而在前两年是12倍,企业家也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可以说去年的投资是好于往年。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2013年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到目前为止,活跃的基金约100来家,未来还会继续洗牌。
IPO开闸对达泰影响不大,但对整个行业,至少有两个变化:首先,对企业判断的重点由“能不能过会”转变成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其次,随着IPO审核过程越来越容易,2014年的发行市盈率会降低,故而做Pre-IPO不会太赚钱,投资更会向前端转移。
2014年,达泰依旧会在上述四个领域深耕,其中消费类、科技类的投资比重会增加,制造业的比例会下降,节能环保合适的项目也会看,但比重会降低。2013年开始投了一些新兴领域如医疗服务,未来会在医疗、养老方面有更多的投入。还有金融服务,如民营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会比较看好金融创新的项目。在选择企业方面更看重的是技术创新而非商业模式,倡导多元化的退出方式。
关键词》》》
2013:生存
2014:发展,多元化退出(对LP来说,2014年的退出十分重要)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卓福民:拥抱春天、融入春天
我个人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非常大,在基本的政策框架出台之后,我认为国家会在三方面进行重点布局:其一,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其二,深化国企改革;其三,要健全多层次资本体系,这就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一直到各个区域的股权交易市场以及海外市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