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秒杀”网站中,有经验的网友不但贴出了攻略秘籍,还提供代人“秒杀”服务,并根据“秒”的商品价值收取提成。此外,“秒杀”相关的专业工具也开始在网上走红。
“‘秒杀’这种东西,一般人根本就拍不到。不是被有秒杀器的人拍了,就是被卖家自己拍了。”网友“琴琴”说:“不要相信一元‘秒杀’了,越来越假了,等淘宝把那些‘秒杀器’都封了,大概会公平一些。”
“就像开发商广告宣传3000元/平方米起价卖房,但购房者永远难以购到低价房子一样。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商家玩的噱头越来越大,而专业工具和专业人员的出现使得‘秒杀’实惠离普通消费者越来越远。”上述圈内人士分析。
反思“秒杀”“挑战性游戏”能长久吗?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秒杀”确实提升了很多网络店铺的访问量,但这种以宣传、促销为主的营销方式,因种种漏洞引起了很多网民的不满。
上述圈内人士表示:“秒杀”本来是一种消费者得实惠、商家聚人气的双赢战略。但如今一些商家仅仅靠巨大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真正的“实惠”却鲜见。这使得“秒杀”沦为商家单纯的营销手段,失去其互动、双赢的属性。
“‘秒杀’实质是一种促销,卖家为了提高商品曝光率、网站流量进行的一种促销方式。”网络营销人赵德桅向记者进一步分析:“但淘宝网创始‘秒杀’之初,不仅仅限于促销,更是一种广告方式,是一种吸引眼球的炒作手段。”
“秒杀”模式能否长久生存?赵德桅的观点是:“既然是炒作、噱头,就必然注定‘风靡一时’。比如‘一元钱秒杀’题材已经不再新鲜,激不起顾客多少新鲜感了,所以才有商家开始‘秒’房、‘秒’宝马,但只要是噱头,就注定不长久。这与芙蓉姐姐之后再炒作出来个凤姐没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将‘秒杀’仅仅当促销活动来做,商家得到的东西很有限。促销应在品牌的统一策略下进行,并利用品牌积累的资产为活动助势。这个意义上说,‘秒杀’活动成为品牌提升或与消费者沟通的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公关活动。这样,‘秒杀’才能长久,才具可持续性。”品牌中国发展研究中心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