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的团购网站和投资者,都表现出一种谨慎。
满座网CEO冯晓海就表示,他们拒绝了很多有意向的投资者。“坦白地讲,我们才做了两三个月,模式和团队的沉淀还很肤浅。”他在谈及原因时称,现在团购模式的情况有点儿类似于电子商务开始火起来的1999年,那时候很多人都为此烧钱,“现在大家都没烧钱,还是健康发展的,健康和基础最重要”。
天使投资人蔡文胜相信网络团购在中国会有很大市场,但他同时认为目前还是市场培育阶段,并不适合风险投资进入,因此他暂时没有对该行业的投资打算。
如何走下去
“Groupon模式的产生源于经济大环境的压力,习惯在外娱乐、消费的美国人需要省钱的消费方式。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明显比前几年高了,他们也有同样的需求。”林宁相信,团购模式的出现契机和市场需求没有问题。同时,他与大多数团购网站经营者一样意识到,中国的商业环境和用户消费习惯与美国不同,这种从美国搬过来的模式必然要经历本地化过程。
在林宁看来,团购模式在中国落地后的挑战之一,是选择商户和把控合作过程。因此,F团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精力。
Groupon在美国运营之初就曾遇到过一次这方面的大麻烦。Groupon曾组织团购潜水课程,成团数有三四千人。潜水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而且考虑到气候条件,只有半年时间可以开展。由于商家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接待这么多顾客,有人要排到3年以后,因此顾客大为不满,有些要求退款,而商家不愿意接受退款要求。
本刊记者在与数位团购网站经营者沟通中了解到,他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况。通常是商户看到团购人数太多后,认为会给自己造成很多损失,于是单方面要求停止活动或者更改团购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