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 辞去工作 全职倒腾域名
2005年对互联网行业而言,是标志性的一年。百度公司、盛大公司在美国挂牌上市,在中国低迷许久的互联网迎来了黄金年代,域名市场随即被带动。
从此,郝鹏基本每年都可以赚二十万到三十万元左右。2007年,看好这一行业的郝鹏选择从原单位辞职,一心在家做域名投资。
有时,仅仅一个域名就可以为他带来六位数的收入,比如“shipin.com”(食品)和“weixiu.com”(维修),他甚至给自己规定,如果一个域名的纯收入不能达到四位数,那么他的投资是失败的。
说起自己投资过程中最遗憾的一个域名,莫过于今年年初投资的“feichengwurao.com”(非诚勿扰),同时期,郝鹏投资了一系列为婚庆网站打造的词语,包括喜结良缘、百年好合等。正巧,电影《非诚勿扰》作为贺岁片,使得这个域名火了一把。因为担心这个词语的流行仅是一阵子,于是趁着今年年初电影的余热,郝鹏将域名出手,价格仅是几千元。
没过多久,某台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红遍全国。紧接着,冯小刚要拍《非诚勿扰》的续集,马上就要上映。
“如果这个域名放到现在卖,六位数肯定有了。”郝鹏有些后悔自己的急躁,但又不得不承认,即使下一次碰到类似的情况,这种在网络上走红的词汇所符合的域名,他仍然会尽快出手。因为他并不能预知,过了这个“村”,下一个“店”在何方。
纠结 规避抢注 讨厌被叫“玉米虫”
在域名行业里摸爬滚打数十年,郝鹏的内心并非没有经历过纠结。
近几年,一些被称为抢注的事件频繁发生,例如注册一些知名人物的名字拼写为域名,再高价卖给其经纪公司或本人,以期获取暴利。
这使得郝鹏和他的同行们屡屡受到质疑。
“其实先注先得和抢注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有些人可以通过当下的热点、新鲜词汇和流行风来判断接下来会火的域名,这个就是先到先得。但是,有一些新入行的人,就会铤而走险,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通过注册名人姓名的域名来获取收入。
不过,这类人通常会遭到社会舆论和道德感的强压,因此,即便市场竞争激烈,郝鹏也始终十分规避“抢注”这样的事情。“我不喜欢听别人叫我们‘玉米虫’,我很抵触。”
此外,政策的变化也对这个行业产生着影响,例如,2009年12月,个人不再可以注册“cn域名”,一些靠注册这种域名赚钱的人,只能转投别的域名,重新研究。而有的曾经个人手里拥有“cn域名”网站的人,则可以趁此大赚一笔,卖给二级域名投资者。
幸好郝鹏一直投资“com域名”,极少关注“cn域名”,因此,他并没有太多的悲喜。
他希望大家能将域名的买卖看得和买卖股票、房产一样正常,从而将他们这类投资者看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