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也团购,乐也团购,这恐怕是众多团购者错综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表象。究其原因,团购本身无罪,但团购产业链上各方的“七宗罪”却搅得消费者心绪难平。
第1宗:吸金圈钱
在美国,像Groupon、Living Social等团购网站,如果用户对其购买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获得全额退款。但是中国团购网站却不曾学习其美德,仅偷用其模式,再冠以自身的“奸商”之心,欺诈国内消费者。
首当其冲,支付方式存在漏洞。大多数消费者被要求通过支付宝、网上银行等支付平台预先付款,而并不是收到、确认商品或接受服务后付款,因此当商品或服务出现质量瑕疵,消费者要求团购网站退款时,一些不规范网站便以种种借口拖延办理甚至不予退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未消费”的吸金现象亦不容忽视。相关数据显示,“未消费”的比例通常是30%-50%,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而团购网站和商家早已对这犹如“天下掉馅饼”般的不义之财“了如指掌”。有业内人士分析,若团购1000人,其中将有300-500人不前往消费,而如果每单100元,则会直接有3万-5万元作为毛利落入团购网站的口袋。这也正是很多团购网站敢于“不加价、甚至赔钱发起团购”的核心原因。
如“疯狂钢琴”曾于今年暑期与“大洋团”进行先后两次88元钢琴课程和66元古筝课程的团购合作,而这种课程都是有时效限制的。过期作废,疯狂钢琴就等于在没有提供任何服务的情况下,不费九牛一毛的力气便和大洋团进行了利润瓜分,消费者却大多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所付的款项掉入团购商业陷阱,摊手耸肩做无可奈何状,来自我解嘲。
第2宗:商家资质
团购网站由于对商家资质审查环节缺失而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是其广受诟病的原因之一。今年6月,一些消费者通过糯米网团购了三里屯3.3大厦的“GAMEPARK热玩俱乐部”的游戏卡,但到8月份发现该游戏俱乐部已经关张,上百名消费者向糯米网和电玩城工作人员讨要说法。
尽管很快糯米网对消费者的损失已经作出了全额无条件退款的承诺,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相应的退款标准、流程、时间,但有参加此次团购的王女士表示,糯米网至今未兑现对大部分消费者的赔偿承诺,目前他们已成立专门维权QQ群,讨论解决此事。
糯米团的商家走人事件虽仅为团购行业乱象又增一例。但不良商家消费陷阱,却对团购行业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如何填补团购网站的相关制度空白,仍有待网站管理者和相关部门的推动。
第3宗:隐性消费
为数不少的团购产品都存在隐性消费问题。消费者购买折扣券、优惠券后,进店消费时往往会被店家推销其他付费项目,产生不自主的隐性消费甚至“强制消费”,降低了消费者享受服务的愉悦感,侵害了其自主选择权。
“两张电影票加可乐、爆米花和冰激凌,团购价需40元。”这个由“糯米网”推出的双人电影套票优惠券,两天吸引了15万网友。此前,陆续有自称已使用过优惠券的网友说,尽管优惠券上写着“遇特殊影片,每张影票需加10元”,但在一线城市,这种优惠券只能观看60元以下的影片,而几乎所有的影片票价都在70元左右,这意味着两个人使用优惠券看电影,还要补交20元。团购网站以低价吸引人,去消费时商家却有“附加条件”,这让本来图实惠的参与团购的人叫苦不已。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