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出头的王琛勇走进自己的厂,100多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边上的仓库里放满了产品,“脑子进水杯”、造型纸巾抽、牙膏挤压器……去年销售火爆的“世博板凳”这里就生产了上百万条。他琢磨着年末的促销:“让一家网店搞个秒杀,2元一个纸巾抽。”虽然工厂并大不大,但是他的宏创日用品厂却供应着20来家义乌本地网店,而这些网店中,有的在淘宝上早就做到了金冠级,有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电子商务网站。
一边连接着大网商,一边串起身边规模不大的原料供应商,在义乌,网销制造企业串连起的产业链初具规模。
金冠网店掌柜指点门道
2007年,做着二手车买卖的义乌东上村人王琛勇被朋友骗走了所有的钱,两手空空的他回到家里,窝了很久。一位在淘宝上做网货生意的朋友看他这样颓废,就说“你也开网店吧。”
可王琛勇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经营天赋,“现在我那家网店还是3颗心而已。”正在苦恼的时候,网店买卖已经发展得不错的朋友有一天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做生产吧,为他的店供货,并定制了首款商品——塑料双球的内衣洗护袋。“现在这个朋友的网店已经是金冠了。”他不忘介绍自己的启蒙老师。
2008年初,身上没钱的王琛勇一咬牙,向姐姐借了1万元,他用8000元做了模具,而手上剩余的钱已经不够购买原材料了。他去银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透支了5000元,加上原先剩下的资金,买了塑料等原料。
第一批做了3000个洗护袋,在朋友的网店里挂上后,很快就卖完了,收回了成本,并略有进赚;紧接着,第二件商品活动晒鞋架也出炉了,一下子卖火了。
有了与网店合作的成功经验,王琛勇走上了做实用创意家居制造之路。“因为带有创意,所以商品刚推出市场的时候都能卖个好价钱,像小折凳一开始可以卖20多元一条,一款纸巾抽可以卖13.5元,而网店可以标更高的价格销出去。”他说,他就是赚网货的“第一桶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