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营销集聚“蚂蚁力量”
“我踩个三轮车就可以在村里拿纸箱,拿生产原料,我们村虽不大,但资源充足。”王琛勇笑着说。
东上村在义乌只能称得上一个中等村,但村里却设了80来家厂,基本上他需要的加工原材料都能在本地直接采购。“成本降低了很多,如果我到城里去拉,有个运费,量少的话人家还不一定肯送,关键是有时还不一定能马上拿到。”王琛勇说起本村的产业支撑很是自豪,1元的纸箱起码能省下1毛钱,最为重要的是他下单后,很快就能提货。
因为赚创意产品的“第一桶金”,王琛勇每次都是先自己投入资金生产,然后和销售自己商品的网店一月结一次账,这样的“月结”模式也被搬到了他的原料供应商这里。“因为都是一个村里的,大家都熟悉了,这样与网店同步的结账模式,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一个折叠板凳可以卖出上百万条,小小的牙膏纸巾抽在网店里卖断货,不断再补货,这样的火爆销售,让村里向王琛勇供原料的厂家也很是惊叹,“网络的力量竟然这么大,也提升了我们的销量”。而宏创也串起了村里这条新兴的网货产业链,供应塑料粒,供应纸箱包装盒,供应铁件,专门提供注塑工艺……在这条产业链集聚了这些规模并不大的小企业,让大家分食到了网货经济的大蛋糕。
中小制造企业与网店同坐一艘船
“每一批新品出来,我就每家发5件,一般每件200个吧。”王琛勇说的是设在义乌的20多家网店,有淘宝上的金冠网店,也有专做批发的网站。这些网站也会在他新品上市的时候,在首页做“重点推荐”,正是这种密切互动的合作模式,让宏创有了销售渠道,网店有了充足的新货。
他也与这些网店老板们成了铁哥们,相互给创意。如今,已经壮大的网店对他的货自然也给予“特殊待遇”。
由于产品专供网络,宏创的产品在义乌本地的实体市场上鲜有所见。王琛勇很直接地说出自己的经营思路:“我不会在市场铺货,市场的模仿能力太强了,而网络上,因为有着海量商品,你的创意产品可以躲在一边,往往销售得很火的时候,你也赚到钱了,才会被搜出来。”这时候再被模仿,对企业的损失也不会很大。
另一个原因,如今厂里的产能已经跟不上爆发性增长的网购经济。“按照我现在的生产能力,只能供应这20来家。”王琛勇表示,所以他正计划着大面积新厂房和仓库。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