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微博偏媒体功能,IM偏联系功能,但微博与IM本质上是一样的:微博关注的是朋友的信息,腾讯保持的是朋友的聊天,而朋友信息与聊天其实是一回事。社交网络(SNS)的精髓,就在于把人与信息融为一体,微博其实就是以关注朋友动态的方式与朋友实现信息交互,从而保持了与朋友的联系。
相比起来,微博有着比IM更让人留恋的理由:它不但可以实现人际交流,还可以让用户了解身边的新鲜事,把信息获取和人际交流融合在一起。通过分享,微博成为社会话题和专业话题的沟通交流平台,其价值创造功能和开放式的沟通功能,是IM无法实现的。
虽然微博现在的IM功能没有专业的QQ强大,但谁能保证本质相通的微博与IM不会走到一块呢?新浪引入MSN,微博加上IM,想必马化腾想起来都会不安。
如果说交流方式的变更还不足以让腾讯恐惧,那么,当QQ上的用户群和关系网向新浪微博转移时,腾讯就不会再坐得那么安稳了。以往人们习惯在QQ群里讨论,现在更多的是泡在新浪微博中发布、评论、转发,甚至有“微博控”出现。有人说:“用新浪微博前,以为用上碎片时间即可;用新浪微博后,发现其余时间都成为碎片了。”这都意味着用户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新浪微博上,而在腾讯QQ上的时间将越来越少。
微博是一种互动性更强的方式,有话题,有联系,有交织,这种方式使得人际圈子很容易一圈一圈扩大,腾讯上的好友关系就慢慢转移过来,用户的习惯体验和关系网就黏到上面了。而且,相比IM人际关系圈,这个人际网络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关注”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私信”任何人。新浪与腾讯的争斗,本质上就是关系网的争斗,有了牢固的用户群基础,便掌握了以后的话语权。如此一来,被架空的腾讯则面临空前危机。
面对新浪的冲击,巨无霸腾讯肯定会奋起反击。虽然新浪微博现在势头正猛,但就此言新浪战胜或替代腾讯还为时过早,毕竟腾讯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只要改善微博的用户体验,打通与IM的接口,未来谁会最终胜出仍未可知。
作为电信运营商,应该看到的是,信息革命日新月异,新浪与腾讯的交战不可能只局限于微博,这只是开始。当全世界都在欢天喜地地“编织围脖”时,另一场新的信息变革又来了,KIK、微信、米聊,这些点状的信息应用正在汇成一场信息交流的大革命。一个巨大的基础交流平台正在露出冰山一角。新浪与腾讯的争斗,不过是揭开了这个平台争斗的序幕,或者说,他们的争斗,已不再只代表两个企业,而可能是整个时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