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PK让谷歌彻底认清了局势的险恶。从收购北电专利失利到与摩托罗拉移动落实交易方案,前后只有四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秘密完成庞大复杂的并购交易,谷歌公司之急迫可见一斑。
“这件事很像拉里·佩奇的风格,我是很看好这个决定。做得冲动点没问题,做得太慢可能反而有问题。”前谷歌中国区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评价说,谷歌没有选择与摩托罗拉谈授权,而是通过收购直接拿走专利,这宗交易中“展现的是‘志在必得’,是谷歌的攻击性”。
李开复也因此认为,12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很合理:尽管比摩托罗拉移动股价溢价63%,但如果按照45亿美元收购6000项北电专利计算,摩托罗拉移动手中的1.7万项专利和7500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对手握290亿美元现金的谷歌来说,125亿美元并不算贵。
新世界的新玩法
有意思的是,此宗收购,还激起关于“诺基亚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收购对象”的兴奋猜测,从而带动该公司股价当天跳升17.35%至6.29美元。
“过去硬件商比较强势,专利都在它们手里,软件商只是为它们提供服务的。但这两年强弱关系发生了互转——弱者变强者,强者变弱者了⋯⋯”李开复这样感慨新旧世界的更迭。
谁拥有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和最强大的应用平台,谁就是新世界的主宰。谷歌、苹果、微软,俨然已经成为新世界的三大盟主候选人。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昔日霸主,即使瞬间再度走红,也不过是惊鸿一瞥,无非是因手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专利,而成为“新世界”几大玩家争夺的筹码。
在可见的三大阵营中,微软构建的生态系统是相对起步最晚、号召力最为薄弱的,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盈收模式。但业内专家提醒,微软完全有与苹果和谷歌分庭抗礼的资本,因为其手中多年来积累下数目庞大的专利组合——在专利数目上,苹果和谷歌的总和不及微软的一个“零头”。
微软显然明白这一撒手锏的产业意义。目前,三星和HTC均迫于微软的专利要挟,相继投入研发力量设计采用WP7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尽管谷歌将微软日益凶狠的专利打压抨击为“反竞争”行为,但这或许正是在“新世界”竞争的新玩法——不仅仅是比拼谁有最好的产品,而是谁有最多的专利。
李开复分析指出,最终可能会形成三个专利池,分别由微软、苹果、谷歌主导,“这三个专利池最终将达到一定的均衡(equilibrium),大家最终交叉许可,恢复到市场竞争,但是第四家就很难介入了”。
在食物链的下一层,将是各大硬件厂商的竞技场。诺基亚下注微软;摩托罗拉跟定了谷歌;而HTC和三星,因为此前也已将研发成本大量向安卓倾斜,即便是遭遇微软的“软硬兼施”,但从机会成本和获利空间的角度分析,也很难发生太大的立场转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