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疾
“那些爱占便宜的顾客回头率实在太低了,对生意帮助不大,还不如做好口碑吸引附近的邻居光顾。”一家海鲜火锅城的罗姓老板拒绝再用团购做推广。
和罗老板一样放弃团购的还有台湾电子商务网站“耀点100”。该公司4月份在一家大型团购网站发放2万张优惠券后,就决定不再尝试。COO张钿浤认为,“这种方式不那么理想”。
团购的客户中,电商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罗老板那样的线下商户却不在少数。他们是团购网站的“上游”,也是团购网站的佣金来源——这笔费用的多少要看各家团购网站自己的本事。目前,团购网站的佣金返点在10%左右。
在团购的游戏规则中,折扣越大消费者才会觉得越划算,但商家卖得越多就越亏。由于广告费用和服务能力有限,商家希望把这笔“亏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都会设一个上限,而不是越多越好——这显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团购网站的收入。“人力成本”成为另一个大难题。目前排名居前的团购网站都在全国大肆扩张,却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每增加一个城市,尽管其IT系统可以复制,但人员成本却居高不下——因为当地的商家必须有人上门沟通。
窝窝团7月份在日照市的单月收入接近150万,是该公司收入最少的城市。徐茂栋称,他要求其他分公司都不能低于这个规模,因为现在每新开一个城市大约要新增20人。而在美国,Groupon仅靠一个呼叫中心就能搞定全国的商家。
除了少数全国连锁大品牌外,饭馆、美容、电影院等商户的本地属性过强,无法进行全国统一采购。而如果做实物,统一采购才能形成规模优势,却又要涉及到物流、仓储等硬成本。基于这个原因,目前国内团购网站中90%的团购内容都是吃喝玩乐,仅有5%~10%是实物团。
即使是对于喜欢它的商家,团购这种推广模式也不是能够长时间采用的——垂直家居网店“优雅100”刚刚成立不久,CEO陈腾华偏爱团购。6月份,他在团购网站上做的优惠券广告额占总市场费用的40%。7月份,他却一分钱也没投给团购网站,而是选择了搜索、网站联盟和定向广告等其他方式。在陈腾华看来,团购这种广告模式需要“有节奏”。
唇亡齿寒
过去的一年多里,团购网站更像一个“二传手”。
从VC们那里融来的钱,或被变成广告贴在了地铁站墙、公交车身,或买下导航网站的首页链接,或幻化成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或在电梯里分众传媒的液晶屏上“滚动”……
2011年,美团网的广告预算为1.3亿元,糯米网为2亿元,团宝网更是高达5.5亿元。
团购融来的资金正快速散发到互联网的主流营销渠道中,后果“很严重”——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关键字以及导航网站的价格被推高,导致整个电子商务的综合推广成本上涨了30%~50%。百度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费用据说也上涨了30%。
陈腾华透露,现在导航网址站中,360导航、hao123等网址站的首页价格上涨迅速,从2009年的几万元已经上涨到了几十万元,换句话来形容这个涨价速度,就是“价格每个月都在翻倍”。
团购网站之间的广告大战悄然偃旗息鼓。“最近三四个月没有再增加市场费用。”杜一楠称。“热钱并不少,但是投资人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了。”陈腾华说,现在是VC们最好的杀价时机,那些缺钱的、运营不佳的中小团购网站,要么降低估值出让更多股份,要么就是烧光钱等死。
在徐茂栋看来,尚未完善造血功能的团购网站将会大批死去,行业里最多只会剩下10家;王兴估计这个数字是5家;陈腾华则认为,如果按照团购的基本属性——广告媒体平台来看,最后可能存活的估计只有2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