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制图/郭宇
国内互联网其实是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中,固然存在一些行业规则,但整体来看,原始的丛林式竞争仍然比比皆是,并与高科技行业的光环格格不入。在一面面公平竞争的旗帜下,弱肉强食、以大欺小、涉嫌垄断接连上演,强势者固然获得了激烈竞争中的优势,但整个互联网业界却陷入创新匮乏的境地。所有业内人士都在呼吁:互联网需要道德和秩序。
中国互联网创新匮乏的恶果在2011年集中体现了出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之间“撕破脸面”的攻讦直至诉讼。
从大的行业背景上看,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速已经放缓。根据CNNIC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4.85亿。较2010年底新增网民2770万。2011年上半年网民增长率为6.1%,是近年来最低水平。网民增长的绝对数量也小于去年同期3600万的水平。
而在各家互联网大佬这里,也面临并不乐观的现状。腾讯的在线人数增速和QQ用户增速已经出现停滞迹象;百度虽然受惠电商的大爆发而保持业绩高增速,但围绕其竞价排名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阿里则一年内连爆支付宝归属权争议、淘宝商城新规风波等冲突,新浪微博受到监管和竞争对手的双重挤压,360与其他安全厂商的争端也如火如荼。
在外界看来,互联网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创新产品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市场潜力仍然很大,欠缺的只是悉心培养产品和打磨成熟的商业模式。但业内人士却陷入了“急速壮大,否则就将灭亡”的同业相争式恐慌想象,所有业内人士念念有词的是:快鱼吃慢鱼。
为了迅速做大,各种符合或不符合行业规则、满足或不满足商业道德的手段纷纷出炉,并且见效。这对2012年的互联网业界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 期待2012
压力不再这么大
作为一个中关村的互联网从业者,程先生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对媒体这样说:“压力太大了,同业内的竞争花样百出,让你防不胜防。”
在他看来,雇水军在微博和论坛上打“口水战”早就是小儿科,强势厂商往往以势压人,让中小企业无奈而沮丧。
他的最大期望压力不再这么大,业界慢慢开始有序竞争,在他看来,当前的乱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乱中求治的希望。
■ 业界声音
刘强东
我们有底线
被一淘抓取客户评价堪称今年遇到的最为匪夷所思之事。京东并不反对同行抓取其价格,但底线是竞争对手不得抓取用户评价。
俞永福
拷问商业道德
南京彭宇案之后,社会道德的水平其实在下降,今天UC起诉腾讯,就是对商业道德的一种拷问,如果UC败诉,代表商业道德在往下走,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一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