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
创业者要避开巨头注意
互联网的市场并非是一维或者二维的,而是一个三维或者四维,甚至是多维的,比如Facebook可能是最大的球,仍有空间来放Twitter等等这些公司。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专注做一件事情,百分之百的投入,去做巨头不擅长或专注的领域,仍然有成功胜算。比如YouTube,在谷歌已经在视频领域有所投入,并取得较大份额的时候杀入,快速抓住机会实现突然爆发式成长,并反超成市场领先者,甚至可逼迫行业巨头谷歌斥资16亿美元收购。
■ 预测2012
“越界发展”将成常态
不久前,在3Q大战爆发刚满一周年之际,UC优视宣布将起诉腾讯不正当竞争,声称后者以不正当手段排挤UC移动浏览器。UC的CEO俞永福称,“在移动互联网上,腾讯垄断的局面在加速,因为十年前,腾讯还不知道这个产业的价值,今天它已经明白和理解了。所以腾讯再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资金优势,更快地进行产业资源的抢夺,使用更加娴熟的手段阻止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发展,所以现在是一个关键时刻。”俞永福表示,腾讯的手法跟3Q大战如出一辙,强迫手机厂商在腾讯手机QQ和UC手机浏览器中“二选一”。要求合作伙伴需声明在推广腾讯产品时不推广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其中包括不能预装UC浏览器。
尽管腾讯否认了UC的指控,但不可否认,过去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发展模式再也不会出现在中国互联网界。随着网民基数的放缓和各家财报业绩遭遇的“快速增长”陷阱,“越界发展”将越来越成为互联网业内常态。
“口水战”不会消失
电商之间的“口水战”由来已久。近一个月以来,京东、当当、苏宁易购、一淘网四大电商就唇枪舌剑不断。先是以C2C起家的淘宝一拆为三:原C2C业务的淘宝网,B2C业务淘宝商城和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而一淘网不仅可以抓取各家B2C网站的价格信息,还可抓取商品的用户评价,供所有网友对比价格和产品,此举激怒了京东商城,京东宣布屏蔽一淘网的抓取,其CEO刘强东微博更斥责一淘网“打破行业底线”;而一淘网则称这是为了“要让互联网透明,给消费者实惠”。
尽管一淘以“新商业文明和互联网开放”的理由收录了大量购物网站的信息,但京东的说法也并非无理取闹:用户评论是网站的宝贵财富,不能被竞争对手无偿抓取。互联网资深评论人洪波表示,任何网站有权拒绝其他网站抓取自己的内容,互联网开放和商业利用是两码事;淘宝也屏蔽了百度的爬虫,以阻止百度的抓取,京东的做法跟淘宝并无二致。
“战火”明年更旺
这种频繁恶战的背后,是中国互联网创新机制和能力的匮乏。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及应用提供商UC优视又宣布起诉腾讯不正当竞争。
业内分析人士称,所有人都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因此一窝蜂地进入红海;但大部分企业又不愿意在无人尝试的领域创新、尝试,因此频频进入其他企业开拓的市场中“摘桃子”;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知识产权和专利得不到切实的认定、保护,即使企业诉诸法律,漫长的诉讼之后也只能得到数十万元的赔偿,导致抄袭、模仿成本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这种恶战情形在2012年是否会有好转迹象?目前看来,由于制度和产业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的变化,单纯的道德口号又早已成为攻击而不是自律的手段,互联网界的战火可能在2012年更大范围内燃烧起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