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 36 氪和微软的活动上,谈到软件或 App 产品创新的逻辑,我曾经有一页 slide 谈到“App 软件必须拥抱链接的力量(Embracethe Magic ofLinks)"。期间有投资人和创业者对此很感兴趣,遗憾由于会场时间关系,不能够充分展开。今天回到上海,考虑写一篇 Blog 展开详述,与诸位互联网人共勉。
在大家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或之后),我建议最好阅读一下我一年前写的文章《我的互联网信仰》,这样就对我的叙事逻辑有一个清晰的承接。这里谈的软件,泛指在 PC、Pad 或 Phone 上的客户端软件或者 App。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让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 PC 软件历史。了解中国软件行业的朋友应该对下面这些软件耳熟能详:网络蚂蚁,Winamp,RealPlayer,ACDsee,超级解霸,瑞星杀毒,Winzip,QQ.......除了 QQ 之外,其他的软件现在都几近消失,或者式微到可以忽略不计。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用户需求不再?这个并不能说通。实际上,大家会发现它们大多都有同类软件活跃在当下:迅雷、PPTV、美图秀秀、暴风影音、360等。抛开运营、管理、创始人等因素,到底有什么样的产品因素导致这些软件式微?
如果将它们与其强大的后继者做对比,我们会发现这些式微的软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链接的缺失,或低质量。
其实无论中外,隶数互联网史上的伟大公司,无不是把链接做到极致的公司。Google 搜索引擎核心 PageRank 做的是 page 之间的链接,Amazon 创造的是 people 和 product 之间的链接,Facebook 社交网络做的是 people 之间的链接,Apple 开创了随时随地的移动链接......
就拿最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风生水起、估值上亿美金的几家 App 软件公司:Instagram,Evernote, FlipBoard, Path,DrawSomthing 等来说,我相信很多朋友看了它们的软件功能都会有疑问“不就一些写写画画嘛,这种软件也值这个价?”但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即链接的角度来看,这些无不是创造了丰富、迅速、高强度的链接。我不敢说链接是一个 App 成功的充分条件,但链接绝对是一个 App 成功的必要条件。
链接,在 Web 范畴里来自于 HyperLink 这个词。自从 Web 相对传统软件取得压倒性优势后——其实 Web 的压倒性优势正是链接的胜利,人们发现传统软件虽然没有 HyperLink 这种特定的形式,但客户端软件与服务器,客户端软件之间,服务器软件之间的每一次通信过程实际上都是一次链接过程。
链接对于产品来说,不是简单的“有或者无”的问题,链接还存在质量上的差异。要很好地理解链接的力量,我们需要建立对链接质量的一些评价维度,以下是我个人的总结:
1. 链接的数量
这是评估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形态最基础的标准,比如:对于 Facebook,QQ 这样的社交产品,或者 Google 搜索引擎,其中处理的链接数量是幂指数级的(在理论的极值上,n个用户、或n个网页之间可以创造的链接数量是n!)。而很多普通的软件产品所处理的链接数量是零,或者很少(例如我们常用的 winrar、各种记事本、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这样数量稀有的链接,甭管用户量有多大,软件产品的价值注定是不高的。
2. 链接的速度
表面来看,只要是互联网上的链接,基本都是光速(光纤作为传播介质)。但如果深究下来(特别考虑到一次往返链接反馈),不同产品链接的速度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 Email 链接的速度,就不如 QQ 的链接速度(用户A写 Email 给用户B,B反馈回来,这样一次往返链接少则几天,多则上月,严重迟滞了光速。而 QQ 一次往返对话完全以光速运行)。博客的链接速度,就不如微博的链接速度(写一篇博客得到的反馈,和微博得到的反馈,速度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为什么 Email 的价值远远不如 IM,博客的价值远远不如微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人类的眼睛天然是光速的,只有光速的链接才能与之匹配。
3. 链接的频度
频度是单位时间里,链接的次数。有些软件一个月链接不了几次(例如早期的 Windows Phone6.0 系统软件),有些软件一天产生的链接就不计其数(例如 iPhone 系统软件:iMessage, iTunes Store, AppStore, Podcast Store......)。高频的链接,有绝对的产品优势。
4. 链接的精度
链接是粗糙的?还是精准的?差别很大。Web 的 URL 的精准定位使得 Web 链接拥有极高的精准度,这也是目前来看绝大多数 Web 网站比客户端软件或 App 更为成功的原因——你很难想象手机 App 的购物应用,能够创造出比 taobao.com 或 360buy.com 这些网站更大的交易额。你看到一个好的商品,在 Web 上可以将 URL 直接复制、粘贴到微博或 QQ 里面,发给朋友。但想推荐一个 App 里面的商品,目前很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