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6氪》报道,随着互联网投资的降温,更多的投资人在看和钱结合更紧密的O2O方向的项目。最近我就和一个投资人朋友讨论了一些关于O2O将在2013年的进展,系统性的梳理了几个细分领域的O2O(酒店、机票、教育、医院、餐饮),在这里分享一下。文中信息还是很充分的,但是由于信息过多不好组织,因此简单做了一些分类,供大家参考。
分析之前,先提个分析的方法论,我们认为O2O大概被三个因素所左右:
线下这个行业的IT化水平(单体的企业具有实时订单处理能力并能够兼容各种价格促销策略)。
这个行业整体的市场化水平(民营私有,足够分散)。
这个行业互联网媒体化的水平。
先谈旅游的O2O起来的过程
谈到具体O2O的细分领域,目前来说最成功的领域是旅游,所以我们也先来说说旅游。
旅游是目前发展时间最长,闭环最好的O2O,我们看看它是怎么发展的。最早的旅游市场,上述3点的1、3都很差,但是2还好,酒店一直都是民营为主的。而酒店业最成功的模式也很简单,就是携程;做的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因为1 不好导致不能闭环,所以运营最强的团队自己在后台通过客服把环封起来做成服务(电话,传真帮你确认订单);又因为3不够好,所以电话都不错,客单价还好,重复率可以。
随着携程的发展,有了更多创业者尝试进入OTA这个行业,带来的另外一个突出矛盾是必须解决1,这也同时教育了酒店开始重视这个渠道并开始IT化(如团购泡沫的小小功劳)。因此,后来出现了较多的给酒店提供IT解决方案的各种公司,OTA和IT化也开始同时迭代发展,其中一些给酒店做IT明显因为2B业务的竞争激烈,又由于他们很了解酒店系统,所以开始有人提供B2B 服务(酒店里的GDS,机票里的中航信),把各种系统整合成接口,和酒店谈判好,开放给OTA。 也同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中等的OTA,和一些B2B,但是机会一般。
总之,服务和运营是形成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旅游的O2O和其他O2O的区别:异地消费、需要预订
旅游和其它O2O有个重大区别,就是基本是异地消费,而且基本都需要预定,尤其酒店机票。所以从异地扩张来看,要合理和容易很多。纯粹本地化的O2O,比如齐家网,就是最早在家装行业里1、3不好的时候封起来做的,所以起来的不错,但是区域扩张就痛苦很多。
既然O2O是把线上变成了线下服务的前台,那么前台就要抢流量
随着闭环的形成,电子商务化变好,开始有了流量入口的机会(轻模式)。先是工具“去哪儿”,然后是社区“马蜂窝”、“穷游”。谁的流量成本低、用户重复率高,谁就能活得更爽。但是不同行业将导致流量入口的分散度不同,毛利高的行业可以相对入口少,毛利低的相对分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