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零售业的2012年,拥有众多关键词,如裁员、线上线下互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价格战”。
“价格战”在2012年留下诸多印迹。不管是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国美在线等电商参与的“6·18”和“8·15”促销,或是淘宝发起的“双十一”促销,都使得电商间的价格战,在当年商业零售事件中留下重要一笔。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电商价格战中真假难辨,遭遇诸多投诉,最终,国家发改委对“8·15”促销中的主要企业以涉嫌价格欺诈开出大额罚单。处在跑马圈地中的在线零售业企业,开始纷纷正视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处境。
2012年12月25日,国美电器(00493.HK)高级副总裁牟贵先表示,国美电器主要在线零售品牌国美在线将在2013年实现盈利。同时,包括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独立电商企业都做出相似表态。
这使得行业对于2013年的在线零售业,有了诸多最新的判断。其中一个核心观点认为,在盈利背景的驱动之下,2013年电商行业的核心关键词,将不再是价格大战,而是行业围绕企业盈利而展开的行业和品类深耕等。
价格战恶果
“每天有人进场,也有人离场”,是业内人士对2012年在线零售行业热闹而浮华现象的高度概括。
不似线下家电零售业拥有国美、苏宁两个指向性消费品牌,不考虑平台模式的淘宝和天猫商城因素,在线零售业并未掌握在任何一个独立电商企业手中。2012年的在线零售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而京东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等大型独立电商品牌销售总额,仅占行业总额小数点后面一个零头。
一如2000年左右的线下零售业,跑马圈地式的扩张思维也充斥着各位电商大佬的大脑。于是,零售业屡试不爽的价格战术,成为企业间争夺在线流量和消费者粘合度的一把利刃。
从年初到年尾,价格战在各种收费广告以及媒体软文中狂轰滥炸。然而,作为需要遵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代价,最终,包括京东商城等企业在“8·15”促销中,被国家发改委认定存在价格欺诈行为,从而招致监管部门开出的大额罚单。
在发改委的罚单的身后,各家大型企业也不得不自尝价格战带来的恶果。由于过分的促销、无序的扩张,以及超过厂商控制下价格系统底线的定价等原因,使得各家大型独立电商企业都处在亏损的状态。
在大额亏损的名单中,不仅包括2012年营业规模或超过450亿元的京东商城,也包括后起之秀、当年营业规模预计在200亿元的苏宁易购,同时,还包括2012年预计营收在50亿元的黑马国美在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