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经过央视315专题曝光安卓恶意软件的黑暗之后,工信部终于明令要求“不得预置五大类软件”。
【创业网Cye.com.cn】该通知出发点是好的,但大多数人对它的内容还在思考。在微博上,有人觉得这更像是对央视315揭露手机垃圾软件的后续响应;有人认为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有些人则认为是有关部门管理APP的前兆。那么,究竟APP是否会因此进入严格监管的寒冬呢?
我们不妨再仔细看看工信部的这条通知:
为了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国内外相关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和预置应用软件提出管理要求。
为此通知提供了意见的专家我猜不到,但相关企业也许大家能猜到几个。而这份通知是在他们提的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五大类软件,也就是说可能提了几十乃至几百个意见,但最终被工信部筛选出最终这五条,往下我们再仔细看看为何是这五条。
Eggs-Humor-l
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新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未经用户允许收集用户信息等,严重损害了用户合法权益。《通知》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电信条例》、《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做了进一步明确。
《通知》提出移动智能终端应当符合《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通信行业标准的一级安全能力要求,并要求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具有以下性质的应用软件:
要求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具有以下性质的应用软件,在这里工信部只明确了生产企业不得预装这五类软件。而生产企业包括了哪些呢?只有一个,那就是手机厂商,但这些手机厂商包括国外吗?还只是针对国内?
答案应该是不管不国内外,只要是正常渠道进入中国销售的手机和中国手机厂商出厂的手机,都不能预装这五大类应用。这也就限定了在手机的源头,不能在手机出厂的时候手机厂商通过和软件方及第三方合作对手机进行预装。
那么手机出厂后,在各个渠道上被预装受不受这个通知影响呢?从工信部的通知来看,应该是不受管制的。那么这些不受管制的渠道包括了哪些呢?我们从两个层面去看,第一个是手机出厂后通过正常渠道进来中国和正常渠道销售的手机。第二个是非正常渠道进来中国和销售的手机。
在正常渠道销售的手机,一般是在手机厂商会进行一次预装,然后第二个接手的是各大代理、大卖场和运营商,在这里一般也会被重新预装一次,也就是说基本在手机出厂时候的预装会被刷成他们预装的软件。接着各大代理商会将这些手机卖给大卖场和商场,这些大卖场也会再次进行一次刷机,重新刷上自己合作的软件。然而这些大卖场再将这些手机分发到各个地区,也会被这些地区的老大创新刷一遍,这些地区再将手机分发到各个专卖店,个别专卖店也会在这个蛋糕上切一块,刷成自己合作的软件。所以几乎现在所有想预装自己软件的公司都会尽量找到最终端,到消费者手上最后一个环节去预装软件,这样的激活率会高很多。
而运营商也一样,运营商拿到手机再分发到各个地区的分公司,也会被分公司刷一遍,而分公司再分发到各个营业厅,其中也有不少会再刷一遍。这些都是工信部无法触及到的领域,所以这个通知对他们不会造成影响。
而非正常渠道的手机,一般指的是水货和翻新机。这些水货从外面进入中国,除了港版,其他地方的水货进入中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手机,刷成中国地区能使用的手机,在这一过程中就会被预装一次。不管港货还是欧美,这些水货到了华强北最顶一级的BOSS手里,会进行一次刷机预装。然后这些手机被分发到集散地,比如华强北或其他地方,这些集散地的商家也会重新刷机预装。然后这些集散地,再分发到下一级的商家手里,还会再预装一次。甚至再下一级的销售店,也有部分再次刷机预装。
几乎从手机出厂到消费者手里的各个环节,都会被重复的刷机预装。不要以为在专卖店和大卖场买到的手机,看似包装完好的手机就没有人动过手脚,就算你通过网上各种手段去检验手机是完整的,等你打开手机的那一刻,你都会发现里面已经有了XXX软件、XXX浏览器。你可能会以为这些是从手机出厂就自带的软件,但其实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个环节刷过了。
目前最完美,没被刷过的手机,是从苹果专卖店买的iphone了。当然从其他渠道买到的全新iphone也一般是没被刷过的,因为被苹果账号所限制。
以上这些渠道和环节所预装的软件,可能是通知无法触及到的地方。如果手机厂商没有预置,但这些手机还会在各个环节被刷机预装,买到的手机打开一看,可能你还是会发现几个熟悉的软件在里面欢迎你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